文慧如流沙包教學 Karencici當黏土捏

文慧如(左)、Karencici兩人感情好,日前一起首度動手做豬仔沙包。(粘耿豪攝)

慧如(右)、Karencici同爲室友朝夕相處,培養出好默契。(粘耿豪攝)

文慧如(右)、Karencici平時不常下廚,自認廚藝有待加強。(粘耿豪攝)

華研國際音樂人文慧如、林愷倫(Karencici)聯手製作可愛「粉紅豬仔流沙包」喜迎豬年!文慧如親手用麪粉捏出一隻豬,笑說:「料理加上創意的過程很有趣,我很喜歡。」

文慧如大呼最難的是把紅曲粉平均揉進麪糰內,「弄成均勻的紅色有點難,我最後放棄,不均勻也是特色,不然可能會搓到天荒地老。」

學不會滷牛肉

Karencici是生活白癡,平時只會煮泡麪,她首度製作包子,表示比想像當中容易,像在上美術課黏土感覺,並提到較難的是把流沙內餡包進包子內,她說:「我很怕破,這樣蒸的時候就會流出來。」她外公上海人,拿手菜是滷牛肉,她曾向外公學習此道料理,但「我完全沒學會,那道菜要煮好久。」

兩人當天先製作豬仔流沙包的流沙內餡,首先在鹹蛋黃噴上米酒,用電鍋蒸熟,用湯匙壓碎,再把室溫軟化無鹽奶油加入細砂糖,打發至奶油泛白,前面弄好的材料以及起司粉、牛奶奶粉全部拌勻,放置冰箱冷藏20分鐘,讓餡料稍微變硬,搓成圓球狀,再放回冷凍庫凍硬。

至於包子麪糰,準備中筋麪粉150克、冰鮮奶78克、高糖速酵母1.5克、細砂糖15克、沙拉油4克、紅曲粉、竹炭粉。先將鮮奶、酵母、細砂糖、麪粉、沙拉油全部攪拌後,再將麪糰移到桌上手揉10分鐘,直到麪糰不沾手時分成35克1球,共6球,放置一旁備用。剩餘麪糰取出5克加竹炭粉,其他加紅曲粉揉勻後,把6球面團壓扁成圓片

怕插電有火花

隨後取冷凍流沙餡放入面片中央,包起、收口捏緊,用粉紅色麪糰做出鼻子耳朵黑色麪糰製作眼睛,沾些微水黏在包子上。待包子發到原本體積的1.5倍大,就可用電鍋加熱約15分鐘,再掀開蓋子留一縫隙靜置5分鐘就大功告成。

文慧如來自新加坡,Karencici是美國長大華裔女孩,2人爲一圓歌唱夢想來臺打拚,她們也同爲室友,文慧如坦言自己很健忘,時常會把鑰匙忘在門上,Karencici則是很常把食物飲料打翻,文慧如提到Karencici先前購入暖爐卻不敢插電,認爲一插電會有火花,讓文慧如無奈說:「我去幫她插電,她還在旁邊尖叫,好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