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度鎖國 未返臺陸生憂恐將無止境休學

政府防疫政策充滿濃厚政治意味,跨年夜展開二度鎖國陸生擔憂,尚未回臺的陸生同學們,可能在也無法回到臺灣唸書。圖爲東吳大學陸生在冬至包餃子。(東吳大學提供/李侑臺北傳真)

英國變種病毒入侵,我國展開二度鎖國,指揮中心30日也提及,在非本國籍人士方面,除非具有居留證資格,否則都禁止入境,但陸生沒有居留證,即便可透過教育部開放專案許可,在最後期限的31日跨年夜返臺,但元旦之後作法仍是未定之數,有陸生反問:「這學期休學的陸生怎麼辦?難道又要再無止境休學下去嗎?」

成大一名林姓陸生坦言:「雖然在臺灣境內,這個春節也不打算回家,但作爲陸生幹部,看到這條消息還是很傻眼!」

她提到,雖然疫情最早在大陸出現,但無論是武漢包機,還是後來漫長的1年內,陸生或從陸返臺人士都幾乎沒人確診,「大家的表現都很好」,但卻一直讓在陸人士爲疫情背書

她說,臺灣的變種案例是英國包機進來的,本土案例則是紐籍機師所導致,「但似乎這些人卻一直在被避重就輕,所有的防禦跟政策的槍口永遠對準陸生,這樣難道還可以說,防疫與政治無關嗎?」更擔憂這學期休學的陸生,返臺時間遙遙無期,恐無法再回到臺灣繼續學業

政大一名上海陸生則說,指揮中心昨日的宣佈,和去年1月份那封暫緩來臺禁令一樣,發佈時間同樣很突然,完全沒有給包括陸生、學校在內的當事人反應時間。

政大上海陸生直批,衛福部做事情患得患失,英國爆發變種病毒,其他國家都立刻採取行動,譬如日本26日直接宣佈鎖國,臺灣卻等到出現本土病例,才遲遲反應過來,如果能夠早點預知風險,早點宣佈鎖國的禁令,可以給到一個緩衝期,不至於緊急宣佈關閉海關,要外籍人士、港澳人士、大陸人士來爲決策不利買單

政大上海甚至還說:「一個各人患得患失還可以體諒,擔負着全民健康安全的國家機構患得患失,無法果斷作出決策,那真的是災難。」

政大一名女博士陸生則說,教育部在12月10日已發函各校,調查並準備明年1到2月返臺的學生消息,各校也都向教育部提出申請,但根據指揮中心30日的公告,尚未提出申請,明確暫緩受理。

該名女博士陸生直問:「那麼針對30日前已經審覈通過的境外生入境申請,是否會被駁回?學校已經提交,但部會尚未審覈,以及正在審覈中的申請是否會受到影響經歷新聞記者會幾分鐘打臉事件後,在陸生部分類似事件是否會再次上演?此次暫緩防疫指揮中心是否有預期的判斷,大概多久後在何種情況下,可以重新開放境外生入境?」政府種種作爲與預判,都將直接影響學生下學期就學計劃。

政大女博士生也說,大陸疫苗已經開放民衆申請,赴境外求學的學生,一定是首批重點施打族羣;據她瞭解,目前已經有尚未返臺的陸生接種疫苗,如此是否能被防疫指揮中心納入考量,而能夠回到臺灣唸書,目前都沒有明確的說明。

教育部迴應,依指揮中心指示,須配合邊境管制措施,重新檢視規畫境外學位生入境相關防疫作業,並報請指揮中心同意。自12月30日起,暫緩受理包括外國學生、僑生、港澳生、陸生等在內的境外學位生入境之申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