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島城隍廟 5‧1如期辦文物展

由縣文化局協辦的「浯島城隍文物特藏館」仍將如期在5月1日開展,蒐羅展出的文物包括1993年重建城隍廟時留存的清代舊木構匾額物件,還有古色古香造型香爐,以及清光緒元年(1875)由團練總局集資購置,往後後浦城隍廟赴金門城古地城隍廟「請火」時使用的香擔在內。(李金生攝)

文化部列爲國家重要民俗,金門最大規模的民俗慶典農曆412迎城隍」,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動態大型活動全部停辦。縣文化局協助規畫的「浯島城隍廟文物特藏館」仍如期在5月1日開展。楊鎮縣長期待在「開展不開幕,防疫不防藝」下,爲這項已有340年曆史的年度廟會活動,繼續傳遞鄉親虔敬祈福馨香

保留前清古制的「金門迎城隍」爲當地唯一登錄爲國家重要民俗的無形文化資產,坐落於後浦城(金城鎮)的浯島城隍廟在每年農曆4月12日遶境巡安,兩岸三地神明共襄盛舉,穿梭大街小巷的陣頭綿延數公里,城廂四里萬人空巷,熱鬧景況多次吸引國際媒體跨海拍攝。

今年因受百年一遇的瘟疫影響,金城鎮公所廟方決定停辦往年長達1個月的「金門迎城隍浯島文化觀光季」,四月十二日當天活動規模也大幅縮減,估計疫情衝擊觀光產業短收約3億元。

但由縣文化局協辦的「浯島城隍廟文物特藏館」仍將如期在5月1日開展,蒐羅展出的文物包括1993年重建城隍廟時留存的清代舊木構、匾額等物件,還有古色古香造型的香爐,以及清光緒元年(1875)由團練總局等集資購置,往後後浦城隍廟赴金門城古地城隍廟「請火」時使用的香擔在內。

館內也播放往年迎城隍的活動紀錄片,並委外設置擲筊求籤的互動區,讓靜態的古文物展出場域,也提供一種人神交流饒富民俗古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