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的黑數太多 柯文哲曝萬人快篩難處:北農的人不是每天來

臺北市長柯文哲。(圖/北市府提供)

記者黃巈禾/臺北報導

北農環南市場爆發羣聚,北市府持續大規模PCR篩檢。臺北市長柯文哲4日在防疫說明會說明萬人快篩的難處,像是北農人員不固定,有些人員不是每天來,所以PCR不能做一天,要做7天,第一天大部分解決掉,陸陸續續不是每天來的可以來做,這幾天發現無症狀黑數實在太多,討論完以後,決定在7月8日以後PCR再篩一次。

今天到萬大前進指揮所,跟中央防疫醫師有討論,大家一直對於爲什麼在北農這個案例,採用先快篩、再打疫苗、再做PCR,這涉及專業,很難了解,他也跟大家說明一下。

對於立委林昶佐質疑爲什麼不一個月前就做PCR,柯文哲表示,5月15日以前,臺灣做PCR能量是很差的,爲什麼當時中央在公佈確診人數,會一直出現矯正迴歸,長期一年多以來都不做篩檢,PCR一個一個做,非常耗時間,沒做幾個案例,到了5月15日以後,一下子案例大幅上升,纔開始被迫從國外買進來,臺灣大規模進行PCR,因此,6月中以後,臺灣纔有大規模PCR檢測能力,大家質疑爲什麼當時不這樣做,答案是當時還沒有這個能力。

柯文哲指出,北農遠比想像複雜,每天一萬人到現場,每天的人是不一樣的,因爲這些人不是每天都會來批貨,有人一週來兩次,有人一週來三次,而且來的人全臺灣各地都有,因爲這是一個批發市場,因此做了5000多例之後,發現實在太困難;跟苗栗電子場相比,苗栗電子場人員相當固定,造冊很方便,每個禮拜做篩檢,做個三輪就可以清零,而北農做了幾天之後,發現跟苗栗電子場的局面完全不同,人員流動太厲害,完全人數不是固定。

柯文哲提到,若每週要做一次一萬人數的PCR,做了5次也無法清零,在當時就決定把全部的人都打疫苗,想說打了疫苗之後,就算有一兩個被感染的人進來,有疫苗覆蓋過,不容易傳染開來,打了14000多名,疫苗打下去要14天才有效用,這段期間陸續有人感染,因此,7月1日以後又開始大規模PCR。

柯文哲提及,從過去經驗瞭解,有些人員不是每天來,所以PCR不能做一天,要做7天,第一天大部分解決掉,陸陸續續不是每天來的可以來做,這幾天發現無症狀黑數實在太多,討論完以後,決定在7月8日以後PCR再篩一次,PCR陰性只能代表當時沒有感染,沒有症狀,可能過了潛伏期會再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