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側記 「川帝」碰上「歐洲皇后」 相敬如冰

很少在公開場合看到德國總理梅克爾有如此多的面部表情。但是,當遇到一位可以公開裝聾作啞(如果不是中聽),或信口出言的大國元首─像美國總統川普這樣一個非典型領袖時,即使是目前在歐洲擁有最資深領袖經驗的「歐洲皇后」梅克爾,似乎也莫可奈何,只有把無奈尷尬和啼笑皆非,全反射到肢體語言上。

梅克爾訪美與川普首晤,吸引大批媒體採訪,申請參與兩人聯合記者會的國際媒體逾百家,包括隨同梅克爾從德國前來的國際媒體在內,迫使白宮新聞室另闢現場視訊轉播室,讓無法進入聯合記者會場內,但持有白宮記者證和17日當天白宮採訪許可的媒體觀看。

川普和梅克爾晤面之所以會吸引那麼多目光,除了這是美歐兩大國元首接觸,更在於,他們兩人分別是當前「民粹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兩大象徵與代表。在全球極右民粹主義興起之際,自由主義的梅克爾已儼然成爲爲中流砥柱。

東德牧師之女出身的梅克爾主張難民採取開放門戶政策,強調「每個難民都有權利重建自己的生活」;紐約房地產大亨出身的川普,堅持被收留的難民「享有的是特權不是權利」。梅克爾深信全球貿易合作互利互惠;川普主張「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

不僅政治主張迥異,兩人的人格特質南轅北轍。川普誇張、浮燥、跋扈;梅克爾內斂、務實、圓融。川普死不認錯,鐵齒善辯( 如果不是狡辯),反對者皆爲敵人;梅克爾沈穩,面對反對聲浪輿論民意,懂得轉彎。

對於將在今秋尋求四連任的梅克爾,17日的華府行是一個重要的會晤,一如她自己所言,面對面直接對話是他和川普談話的寫照。梅克爾未料到的是川普不但可以不理會攝影記者要求兩人握手的要求,連她傾身詢問川普是否要握手,川普都一幅視而未見、聽而未聞模樣,梅克爾只好做出不解的表情,化解尷尬。

當川普在聯合記者會上,搶在梅克爾之前答話,甚至指他和梅克爾都受到歐巴馬政府監聽爲兩人的共同點,梅克爾只擡頭皺眉,給了川普一記不以爲然的不屑眼神。梅克爾的眼神,勝過千言萬語。一名在現場的德國女記者形容,「梅克爾媽媽給了川普兒子一個訓示的目光」。

這是一場美歐元首重要會晤,兩大國間有着貿易、軍事防禦等攸關全球重要議題待商榷,但從「川普大帝」和「歐洲皇后」17日晤面的情況看來,前景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