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發現「世紀新菌」 藏海魚表皮剁魚要小心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香港近來發現一種「世紀新菌」香港型鏈球菌!一名44歲的健壯魚販剁魚時不慎被魚鰭刺傷,事後傷口紅腫疼痛,一個月仍無法癒合,所幸魚販接受治療後已康復,由於目前暫未確定心病菌是否會引起敗血症症狀,仍在持續研究中。

根據《東方日報》報導,這名44歲的魚販前年7月到醫院求診,當時他的右手拇指已持續腫痛及流膿,經診斷,醫生髮現他的拇指傷口附近腫脹及有紅斑,照X光顯示有異物,立刻安排手術取出,發現是長約一釐米的魚鰭碎片

▲香港發現一種新型的鏈球菌。(圖/取自東方日報)

港大微生物學系事後化驗魚販傷口組織及魚鰭碎片,竟發現有種不明病菌,經進一步測試基因排序後,證實是一種新型的鏈球菌,並取名爲「香港型鏈球菌」(S.hongkongensis sp. nov.)。

研究人員之後從市面抽驗29個品種共101條海魚結果在一條短舌鰨(一種體長如舌的海洋魚),及一條又稱「多寶魚」的牙鮃(比目魚)身上驗出新型病菌。

報導指出,新發現的鏈球菌,與已知可經鮮魚傳染人類的「魚類鏈球菌」最爲接近。香港過去也有魚類鏈球菌感染市民個案患者多是在處理海產時刺傷感染,嚴重可引致骨炎關節炎甚至併發敗血症。至於「香港型鏈球菌」的殺傷力是否類似,由於目前只有一宗病例,未能下定論,但因吃魚感染該菌的機會相當低。

港大研究人員指出,新病菌可能存在於海水,也可能依附魚類表皮存活。除上述兩種海魚外,不排除其他魚類亦帶菌;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新病菌暫未出現高度抗藥性盤尼西林等多種常用抗生素仍可有效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