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6名團員來自臺灣

臺灣演奏家陳奕濰現任職香港樂團。(香港中樂團提供)

北市學院國樂團年輕成員。(北市國提供)

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作曲家鍾耀光,長年致力於國樂曲目現代化。他的最新作品《匏樂》笙協奏曲,23日由香港中樂團(簡稱港中)於香港藝術節演出。音樂會上擔綱獨奏的陳奕濰是香港中樂團的臺灣團員。臺灣國樂演奏家前進香港發展,陳奕濰並非首例,鍾耀光指出目前在港中服務的就有6位。

這6位演奏家,在陳奕濰外,包括笛子演奏家巫致廷林育仙、笙演奏家黃鬱軒大阮演奏家劉心琳等。臺灣年輕演奏家相繼赴港發展,是人才流失還是絕地反攻,鍾耀光以正面態度看待。他說,港中不像北市國屬公立樂團,因此人員聘任並沒有國籍限制,徵才以全球對象,由於港中的薪水甚爲優渥,對兩岸的演奏家頗具吸引力

鍾耀光分析,過去臺灣國樂的演奏技巧,平均落後大陸,如今這些年輕音樂家,能夠打敗來自大陸、港澳等地的能手,可見臺灣的國樂演奏水準已有大幅進步。而年輕音樂家水準的提升和學校教育、樂團訓練有關。以這6位團員爲例,其中兩位是臺南藝術大學7年一貫學制培育出來的新秀,還有兩位是臺北市立國樂團旗下學院國樂團的成員。

北市國學院國樂團的成立,主要效法歐洲樂團的音樂學園制度,提供年輕音樂家與樂團團員同臺演出的機會。鍾耀光指出北市國學院樂團的成員,在專業訓練之餘,也透過專場音樂會加以磨鍊,5月3至5日樂團就有一場與如果兒童劇團合作的《青年P的幸福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