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烏來宇內溪戲水區6/1起啓用 開放250公尺區域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桃園復興區烏來風景特定區,6月1日起至9月,開放宇內溪一號橋至二號橋間250公尺區域戲水區,並僱用救生員,打造該河域爲良好、安全的戲水區,提供市民遊憩空間。(上圖/桃園市政府提供,下同)

桃園市長鄭文燦31日上午前往復興區小烏來山莊,出席「小烏來風景特定區宇內溪水區及河岸景觀改善工程竣工及戲水區啓用典禮」,他表示,宇內溪水區及河岸景觀改善工程,結合了河域整治及景觀改造。

鄭文燦指出,宇內溪水域河道曲折,颱風或豪大雨洪水沖刷,又造成河牀下降、落差加大,既有護岸堤岸基礎掏空裸露,日益嚴重,影響水岸綠廊棧道基礎墩柱設施

他說,爲維護遊憩設施及遊客戲水安全,自宇內一號橋至二號橋順水右岸進行長約250公尺的整治工程,共設置6道固牀工/攔河堰護坦,讓溪水平順水流也不會湍急,有效減低溪流流速;同時,能有利魚類、蛙類、昆蟲棲息,並吸引水鳥前來覓食,整個水域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環境。

另外,在宇內二號橋攔砂壩修復工程方面,該工程運用現地溪流與河牀落差地形整平壩頂營造簾幕式的瀑布意象命名爲「宇內瀑布」。宇內二號橋上設計遮陽格柵,提供遊客遮蔭賞景處所,並於花園廣場周邊設置4處觀瀑休憩平臺,讓遊客有遮蔽空間。

鄭文燦一行隨後前往新溪口吊橋視察,他表示,新溪口吊橋整體計劃經費約1億4,000萬元,其中,吊橋主體工程約6,000萬元,這是全臺最長吊橋,全長303公尺、高低差23公尺,即將於6月完工啓用,未來將提升當地觀光產業商機,增加居民的收益。

鄭文燦指出,新溪口吊橋連接角板山與溪口部落,並與小烏來風景區連成一條旅遊動線,讓小烏來風景特定區、角板山及溪口吊橋成爲「觀光鐵三角」,沿途風景優美,讓人畢生難忘;新溪口吊橋目前暫訂收費60元,周邊設施包括觀景臺停車場,也會規劃農業市集,留住人潮,協助在地產業,讓復興區的居民受惠。

鄭文燦也說,溪口吊橋今年6月啓用後,後續還會進行第二階段改善工程,包括動線、步道整建、停車場等。他也指示觀旅局原民局,在復興區規劃重要景點時,務必考量停車場,若有土地取得的問題,則可利用租賃方式設置停車場,彈性解決停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