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口罩詐騙釣魚簡訊!臺灣詐騙集團的進化史

圖文不符/2015年誕生的設計行銷團隊,除接案外,也將盈餘投注在無償的設計創作上,將行銷思維融入時事、文化、人權等議題,讓重要的事被更多人看見。

你也有收到「包裹已發派,請您及時查收」的釣魚簡訊嗎?其實,臺灣從二月至今,就累積了近千件口罩詐騙案喔!

疫情當前,口罩成爲大家出門的標準配備自從「口罩2.0」新增網路預購功能後,買口罩不再苦排隊,卻也讓詐騙集團動了歪腦筋,所以最近收到奇怪的簡訊,千萬要留意!

警政署避免詐騙小撇步報你知:

一、指名eMask口罩預購系統(勿用臉書或其他平臺!)

二、注意預購不會用電話通知,也不會在簡訊中夾帶連結。

三、關閉手機小額付款功能、注意信用卡是否有異常消費記錄。

一起謹慎預防口罩詐騙!

說起來本該團結一心、全民防疫的時刻,卻利用大家對口罩的需求行騙,實在很不可取!

而且你知道嗎?臺灣詐騙集團的業務範圍,不僅限於本地!遍佈全球、戰績豐碩,甚至有「詐騙鼻祖」的稱號

爲什麼人民普遍善良和藹的臺灣,詐騙活動卻如此猖獗?

面對猖狂的詐騙技術,大家究竟該如何面對纔好呢?

本期爲大家獻上—— 詐騙懶人包,大家一起研究,共同提升自己的詐騙防禦力吧!

想知道臺灣詐騙到底有多狂?就快點開懶人包瞭解一下吧!對應詐騙的手法也整理好了。

喜歡的話,別忘了分享給你的家人與朋友。讓大家一起謹慎的面對詐騙,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 近期要小心口罩詐騙!(圖/圖文不符提供,以下亦同。設計:Waverly。插畫郭郭

▲▼(圖/圖文不符提供,設計:Waverly。插畫:郭郭)

▲▼(圖/圖文不符提供,設計:Waverly。插畫:郭郭)

▲▼(圖/圖文不符提供,設計:Waverly。插畫:郭郭)

▲▼(圖/圖文不符提供,設計:Waverly。插畫:郭郭)

臺灣的詐騙集團進化論有一種臺灣之光,叫作把你的錢騙光光

臺灣的詐騙集團,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莫約從1950年代開始,臺灣就有人利用假金飾標會、刮刮樂騙取大量金錢。

到了2006年,全臺迎來詐騙高峰,總詐騙的金額高達185.9億元,政府因此成立「165反詐騙諮詢專線」來防堵。

1989年臺灣開放行動電話業務,手機用戶暴增,詐騙集團開始「利用手機僞造身份」進行詐騙。例如,催繳規費、綁架恐嚇、假身份、解除ATM付款等。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

後來,隨着網路與社羣平臺普及,詐騙方法更持續進化,變得複雜多樣。先建立感情再詐欺的「多段式進攻策略」也很常見。

當網購逐漸替代實體商店,成爲現代消費主流,詐騙集團更藉着網路社團可銷售產品的特性販售假貨,「僞造官網的一頁式廣告」也一起大受歡迎。

臺灣詐騙集團企業化 分工嚴謹

但你以爲他們只能做到這些嗎?錯!

除了隨着時代更新詐騙手法,詐騙集團甚至有堪比企業的嚴謹分工!

首發:「電腦手」與受害者取得聯繫

二線人員:假扮警察、書記官,與受害者接觸、博取信任。

三線人員;則僞裝成「#檢察官」取得匯款帳號資料。

最後,交棒車手」將現金提領走。

從上到下一條龍,詐騙起來得心應手,手法在數十年內不斷與時俱進。

臺灣詐騙集團 擴張海外版圖

許多臺灣人從小被騙到大,警覺心逐漸提升,加上政府加強取締,使得詐騙門檻升高。

詐騙集團在臺灣遇到業務瓶頸,於是,他們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導致全球都出現臺灣詐騙集團的蹤影!

雖然臺灣大多數人誠實友善、腳踏實地過生活,但卻因爲詐騙集團壞了國際聲譽,甚至有了「詐騙王國」的稱號。

文案分工

企劃柯柯幸恩

設計:Waverly

插畫:郭郭

參考資料

內政部警政署─《165專線彙集近年常見詐騙手法與預防之道》

警政犯罪統計年報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臺灣不想要的名聲–跨國詐騙幕後追蹤

《詐騙心理學:破解邪教團體、詐騙犯慣用的心理技巧》Birdie。世潮出版社。臺灣。

AARP樂齡會─Facing Fraud or Saving Face?

熱門點閱》

► Taiwan can help登《紐時》關注度仍不敵nnevvy!臺灣如何獲「非華人」關注將是重要議題

► 殺警案林艾德思覺失調的世界:裝病真的容易嗎?

► 吳青峰唱自己的歌被恩師林暐哲告,法院判他勝訴的原因

► 疫情下臺灣內銷分析:啤酒成長8%、菸草下降12%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圖文不符」臉書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