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敗選辭主席 民進黨「內戰」難免?

記者周佩虹臺北報導

敗選辭去黨主席,這是民進黨慣例,但14日晚上當蔡英文國際記者會上,未等媒體追問,就直接宣佈時,還是讓許多人相當驚訝;民進黨的下一步,將由誰來帶領,而這又將影響2016的大選佈局,未來民進黨內部的動亂,隱然可見。

一位長期採訪民進黨、觀察民進黨的媒體記者,在敗選後的隔天,於臉書上留下了一篇文章,他坦言,在整個選舉過程中,綠營瀰漫着樂觀主義,雖然自己總是半信半疑,但基於感性衝動,他也賭小英會大贏,畢竟小英願意不顧黨內猜忌,當然也是一黨之私心態包袱,給社會願意嘗試和不同歷史記憶利益期待力量合作願景想像,當然讓人感動。

但他也說出自己觀察整個選戰過程:很多人心知肚明,這是生嫩的小英開着不斷拋錨的拼裝車和馬金加上北京華府在戰,一路跌撞,犯錯不斷,卻還能有馬英九的九成票數,似乎也該偷笑。

而對於民進黨的下一步,這位記者提到,問題不是小英該不該選2016?或是不是該蘇貞昌上陣?而是民進黨內各掛,是否放下「我們也曾執政八年的傲慢僚氣」,或自認比其他掛高尚優秀的幼稚情緒,是否清楚外界對那些過往恩怨的徹底厭煩?,他強調,小英的選戰指引了民進黨該展現化解藍綠對立、務實冷靜面對中國、實踐社會公義願景的正確路徑,但黨內是否真的都信仰了這個路徑?

他也表示,小英的選戰更提醒民進黨上下,如果連基本的內部理性合作都不能做到,要打下國民黨到底有多難?無論是期盼小英的,或要擁戴蘇貞昌回朝的,是不是都該先捫心自問,而非總是重複過去老把戲消費支持者感情

這位記者的一番話,在臉書上引發迴響,從2008年後,民進黨被扁家官司的重擔壓着幾乎擡不起頭,好不容易從谷底逐漸爬到半山腰,再接近小英所稱的山頂,他們的確有努力在做些改變與轉型;不論謝蘇遊衆天王,在選戰期間是真心的輔選,還是枱面下各自角力抱怨,即使有心媒體從中挑撥,呈現在選民面前至少是一片和諧。

如今,蔡英文請辭黨主席後,不管有無可能接受慰留,但幾個月來的「恐怖平衡」也許即將被打破,民進黨的下一步,會不會再次陷入前幾年的「亂與戰」,這可不是像敗選之責,能夠由蔡英文一肩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