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打造共融公園 身障童也能玩

新北公園內部設有大型的攀爬網,讓孩子在攀爬過程中能鍛鍊肌力、耐力,促進感覺統合與協調能力。(新北市景觀處提供/劉瑋晴新北傳真)

每年12月3日爲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爲滿足不同族羣的需求,新北市政府推動「老舊公園更新暨全齡化及特色共融遊戲場改善計劃」,透過無障礙及通用設計的理念,讓身心障礙的孩子們,也能在遊戲場裡找到適合的遊戲設備。

景觀處表示,現在新北公園裡有愈來愈多的彈跳牀,讓孩子透過彈跳,刺激肌肉發展及身體協調性,也能協助舒緩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症狀,但也提醒,家有年幼兒童或肢體能力較不足的孩子使用彈跳牀時,可先讓孩子獨自使用,觀察孩子能負荷的彈跳尺度,保障遊戲安全。

此外,新北有許多公園都能見到鳥巢式鞦韆,有別於普通的鞦韆,鳥巢式鞦韆可讓坐輪椅的孩子被照顧者抱下平放在鞦韆上,或抱在身上感受擺盪搖晃的快感,也能考驗學齡後的孩子的大肢體能力。另也設有大型的攀爬網及類似吊牀的設計,讓孩子在攀爬過程中能鍛鍊肌力、耐力,在抓握踩踏不同材質的介面時,能訓練移動技巧,促進感覺統合與協調能力。

而滾輪滑梯,除能發展小朋友肢體感覺統合外,還可帶給孩子與一般磨石滑梯或金屬滑梯不一樣的溜滑體驗與觸覺刺激,像是中和區錦和運動公園裡,同時有一條長28公尺滾輪溜滑梯,以及坡度較緩的7公尺滾輪滑梯,因滾輪滑梯速度較慢,能滿足一般學齡後及肢體能力較弱或幼齡兒童,慢慢適應溜滑的速度感。

景觀處表示,未來會打造更多的公園成爲特色共融公園,力拚2030年完成250座全齡特色共融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