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不只胸悶...專家提「關鍵警訊」:男女症狀不同!

心肌梗塞徵兆男女大不同!女性常會出現噁心手麻背痛、呼吸不順等症狀。(圖/免費圖庫,下同)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冬天是心肌梗塞好發季節,除了要做好保暖措施,更要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相關征兆。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指出,症狀不只有常見的胸悶,其實男女症狀會有明顯不同,男性是胸悶、左前胸或上腹部壓迫感胸痛、呼吸困難心悸、冒冷汗合併暈眩等,女性則常會出現噁心、手麻、背痛、呼吸不順等症狀。

時序入冬,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資料顯示,未來一週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王英偉說,低溫與早晚溫差大均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機會,因此一定要加強保暖,尤其是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天從起牀到外出,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爲。

另外,冬天也會有不少馬拉松路跑,王英偉提醒,路跑時間多半在清晨,參加者除充足睡眠、要吃早餐外,活動前的「熱身準備」更是不能輕忽,並且在路跑過程適當補充水份,若有不適應立即停止,尋求醫療協助。他也強調,冬天運動最好要做到以下護心四措施。

▲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要注意規律服藥定期回診。

1.隨手添衣暖身心天氣漸冷,日夜溫差較大,由於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65歲以上長輩晚上要先備妥保暖衣物牀邊,不管是半夜起牀上廁所或是早上起牀,都要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剛起牀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

2.早起運動太陽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或改在室內運動;高危險羣最好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羣的運動,也不宜單獨泡湯,出門需穿着保暖衣物,採多層次穿着(例如洋蔥穿法),方便隨着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

3.規律服藥量血壓面臨氣溫變化起伏,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

4.注意徵兆搶時間如果出現心臟病徵兆胸悶、左前胸或上腹部有壓迫感、胸痛、呼吸困難或感覺消化不良、心悸、冒冷汗,合併暈眩、疲倦無力、噁心、嘔吐等相關症狀,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有心臟病史的民衆,在任何時間都要隨身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