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通過文資法修正草案 歷史建築免徵房屋稅、申請容積移轉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黃婉婷攝)

行政院28日院會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第41條、第99條修正草案,將送請立法院審議。文化部表示,此次修正是爲配合司法院釋字第813號解釋,修正後的文資法將保障歷史建築及紀念建築其坐落土地的所有權人,得申請容積移轉及享有免徵地價稅、房屋稅優惠,期盼透過對所有權人的補償,提升保存獎勵誘因。

文化部指出,司法院大法官於2021年12月24日作成釋字第813號解釋指出,文資法對於歷史建築土地爲第三人所有的情形,未以金錢或其他適當方式給予「相當之補償」,不符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產權意旨,文化部應自解釋公佈日起2年內,即2023年12月24日前修正文資法。

爲周全法律保障目的,文化部分別於去年4月25日召開專家學者諮詢會議、5月6日召開地方政府及有關機關討論會議,會議結論認爲釋字第813號解釋指出歷史建築登錄,形成個人的特別犧牲,國家應予相當補償。至於是以「金錢」或「其他適當方式」給予土地所有人「相當」補償,立法者有形成自由,但有關「相當之補償」,仍應就國家整體發展與財政平衡予以全盤考量。

文化部表示,此次提出「文化資產保存法」第41條、第99條修正草案,同時考量紀念建築所受限制與歷史建築相同,亦於修正草案一併納入。草案修正重點包含新增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定着土地,原來可建築的基準容積受到限制部分得爲容積移轉;以及歷史建築、紀念建築亦享有免徵地價稅及房屋稅的租稅優惠。

文化部強調,文化資產保存已是國際趨勢,而國家保護文化資產,屬保護多元文化的一環。期盼透過修法,提高文化資產所有權人的獎勵、補償機制,促進文化資產保存,並藉由公私協力,共同守護國家無可替代的重要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