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添財:用大陸一詞等於表態一國兩區

許添財看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和平應該是最基本前題目標。(圖/資料照片中評社提供)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民進黨成立中國事務部後,兩岸政策動向備受矚目,前臺南市長、立委許添財26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和平是最基本的前提也是目標。

許添財表示,民進黨中國事務部成立後,有固定的部門來整合各種資訊問題研究,對組織而言,可建立比較有系統化的研究與討論機制,對策略擬定來說,也會比較科學周詳客觀

至於名稱使用中國或大陸?許添財認爲,爭名稱沒有意義。他說,民進黨使用中國,代表立場馬英九說的「互不否定」不同,因爲「互不否定」的另一面就是「互不承認」,而民進黨目前政策是積極承認中國。

許添財表示,使用大陸,等於向國際表態是「一國兩區」,民進黨人看來,這是劃地自限、自我矮化的說法。從名稱差異,就凸顯了民進黨與國民黨在兩岸問題上最大不同的地方

許添財說藍綠對兩岸政策各有主張,多數民意選出的馬英九有其做法,但民進黨該幫助踩煞車的就要踩,該堅持的就要堅持,「如果沒有民進黨,我不知道臺灣會怎麼樣?如何想像當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和馬英九一樣的話。」

他指出,臺灣有充分的民主大政方針取決於全民意志,非少數人可以違背民意、扭曲事實,甚至妨礙未來和平解決問題可能性;民進黨有自己的理想目標要追求,也必須建立在臺灣的民主機制之上。

他認爲,今日的兩岸,還存在某種程度的敵對。馬英九雖是多數選出,也因此得以躲在民意的保護傘下推動各項政策,但民意不是要馬英九當皇帝,而是要大家相互尊重,自由表達意見,所以要儘可能的幫臺灣維護民主機制。

至於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該何去何從?許添財認爲,和平是最基本的前提也是目標。要以和平來考慮各種問題,而不是戰爭;但追求和平不能放棄臺灣的民主自由,也不是以投降換和平。

觀察兩岸未來發展趨勢,許添財表示,兩岸經濟上只會持續往前推進;ECFA是兩岸經濟的相互解除管制,兩岸關係會因此而愈來愈緊密,的確會爲臺灣帶來好處。但另一方面,臺灣若不與其他國家平衡發展,臺灣的經濟就會過度傾中,導致臺灣國際關係陷入不平衡。

許添財批評馬英九執政以來,疏忽了臺灣在國際上與各國經貿的發展,相較於兩岸的關係的快速進展,其他國家對臺投資貿易進出口比重卻相對萎縮。他憂心「臺灣經濟的中國內部化」是危機,但馬英九的診斷與處置,和他的看法卻是背道而馳。

許添財表示,兩岸的經濟往來要合理化、正當化,就要同時兼顧臺灣在國際關係的發展與平衡,如果只看到眼前大陸商機臺商優勢地位,不往遠處着想,做出來的政策只是見短不見長、見樹不見林。

►►►更多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