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彬/緬懷孫中山跨越兩岸情

國父孫中山。(資料照/記者黃克翔攝)

●許文彬/律師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曾任檢察官

今天(三月十二日)是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九十四週年紀念日,也是植樹節。值茲兩岸歷史新局波濤起伏之際,緬懷這位「革命先行者」,實令人有無限的感觸。

根據史料記載,孫中山先生是於一九二五年年初自廣州北上與北洋軍閥共商國是,憂勞成疾。在北京鐵獅子衚衕行館,臨終前一天三月十一日凌晨,召集夫人宋慶齡子孫科至病榻交代後事。希望同志繼續努力,達到實行民主義和五權憲法的目標;仰臥牀上反覆地低聲呼喚:「和平、奮鬥、救中國!」至翌(十二)日上午九時三十分溘然長逝。

孫中山先生逝世的年代,距清廷甲午戰敗,割讓臺灣日本,已經整整三十年了。他遺囑中所說的「中國」,乃是處於軍閥割據四分五裂的大陸中國,其疆域尚不包括臺灣在內。其後二十年,日本於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根據「波茨坦宣言」及「開羅聲明」,於一九四五年十月放棄臺灣的主權,而由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政府接收統治。又過四年,中國共產黨武裝革命成功,從國府手中接收整個大陸的統治,建立新政權,取國號爲「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孫中山先生於一九一二年所創立的「中華民國」政府,則自一九四五年迄今一直在臺澎金馬行使統治權

歷史遺留的問題,正有待兩岸當局用包容、友善的心胸,循着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發揮智慧,假以時日圓滿解決。各方期盼兩岸和平相處,與九十四年之前的孫中山先生遺願,似乎有古今輝映的滄桑正道之象徵意義

日前大陸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臺聯會長許沛在大會提案,建議大陸方面能贈送貓熊高雄市,而高雄市府稱將成立小組迎接。目前正處於冰點兩岸關係,堪認陸方釋出善意、美意,開啓了兩岸雙方互遞橄欖枝契機

也就是說,大陸方面能用「平等」與「尊重」的態度,看待在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政府和人民;而在民族大義理念感召之下,兩岸領導人作「民主法治」與「民生樂利」的良性互動。造福芸芸百姓,實踐孫中山先生昔日推翻帝制、創建民國的崇高理想!如此應是海峽兩岸紀念孫中山先生的積極意義所在。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爲讀者投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