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首日考國數社結合時事 「圓仔」、詐騙術通通入題

學測遇低溫,考生帶圍巾、暖暖包入場考試。(圖/中天新聞,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103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在18、19日登場,上午考國文,下午則是數學社會考題。不少考生和補教老師都紛紛表示,國文科緊扣社會議題貼近生活出題也相對靈活;社會科難度適中,但歷史部分反應較爲兩極,而數學科則普遍反應是較去年簡單。

今年第一節的國文科,融入「圓仔」、「黃色小鴨」、「談騙術」等社會時事,貼近生活。而單選第二題改寫自夏鑄九文章「正視歷史教育,莫做古蹟殺手」,也從樂生療養院的保存着眼,論述文化資產集體記憶的保存,容易跟近來發生的大埔事件都市更新議題有所聯想。今年的作文題目通關密語」讓不少考生覺得很好發揮,補教估計今年國文五標依序是13、12、11、9、7,和去年一致。

下午的數學科,考生多認爲,題目難度算是中間偏易,且側重數個基本觀念的結合,運算相對較爲簡單,但補教老師傅壹指出,章節分配較不平均,尤其集中前三冊,第四冊只考3題 ,以往會考5到6題,且圓錐曲線的部分,一般高中教學非常重視,學生也學得辛苦卻一題也沒出,呼籲大考中心命題時,應該平均分配各冊比率補教界預估今年數學科五標可能依序是13、11、7、4、3 級分

最後一節的社會科考題,考生們普遍認爲考題中間偏易,只有歷史比較難一點;公民試題則是難易適中,也融入不少時事,像是北韓主播着喪服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日過世、立院會計法修正突尼西亞青年自焚和「黃色小鴨」旋風等都相繼入題。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團指出,試題部分題幹文字拗口,有的則是敘述提供的資訊較不完整、或選項文字敘述較冗長,記憶題目也較去年來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