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英文科作文 閱卷師:考生批判性思考能力較不足

大考中心現正進行國文寫作測驗英文科非選擇題的閱卷工作。(林志成攝)

今年大學學測英文科作文題,提供考生一張圖片,要考生第一段寫圖片中發生的事情,第二段則是以遊客場所主人立場表達看法。閱卷老師表示,整體來說,考生第一段寫得比較好,但第二段考「批判性思考」,考生這方面能力似乎較弱。

今年學測英文科非選擇題共有「中譯英」及「英文寫作」兩大題。大考中心英文科非選擇題閱卷召集人、政大英文系教授賴惠玲說,先抽閱了3000份來自北、中、南、東各區的試卷,然後訂出評分原則,讓所有閱卷老師遵循。

在英文寫作方面,題目給了一張遊客在花田照片,然後入口處立了一個標示,上面寫着「歡迎賞花拍照,但請勿進入踐踏,謝謝合作」,要考生從這張圖中去發揮。

賴惠玲表示,考生寫這篇作文時,第一段通常可以寫得不錯,有能力描述圖片中的人、事、物及一些細節。有考生更進一步,描述的不是表面的遊客賞花現象,而是他經過主人同意,進入花田進行採樣或田野調查

至於第二段,要考生表達出對這張照片的看法及立場。賴惠玲表示,有考生以主人立場出發,認爲自己辛苦栽種花朵大家觀賞,但卻遭人破壞,很傷心,決定採取收費措施管制;另有考生以遊客立場來寫,認爲應該珍惜大自然的美,但主人也不要太自私,花海應該讓更多人進來享受。

賴惠玲表示,第二段要考生表達對一件事情的立場及看法,是要考「批判性思考能力」,許多考生卻沒有太多着墨,有點可惜。從閱卷這篇作文發現,臺灣的考生比較習慣敘事,對於反思這件事的能力比較弱。

「中譯英」題目則是以交通主題,第一句爲「根據新聞報導,每年全球有超過百萬人在道路事故中喪失生命」、第二句爲「因此,交通法規必須嚴格執行,以確保所有用路人的安全」。

賴惠玲說,第一句的「根據」according to、「百萬」a million、「事故」accidents, 均爲基本詞彙,有些考生未能掌握,也有考生「每年」的 year用了複數;第二句的「交通法規」traffic regulations/laws、「執行」是enforced、「確保」是ensure、「用路人」是road users,部分考生的這些詞彙沒有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