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古詩文有什麼用,高考才6分"無用知識或能讓你做個有趣的人

這幾天,有關“語文教材越改越難,學生求放過”“高考語文題型出現調整,或淘汰15%考生”的話題,火了。 “標題黨”背後,矛頭很明確:古詩文在語文教材中佔比過高,需背誦篇目太多。於是,有人拋出“學習古詩文沒有用”,質疑爲啥要讓孩子們吃苦受累。

“學習古詩文沒有用”的說法不新鮮,就跟“數學學那麼多難懂的定理難記公式,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一樣,擁有極高出場率。或許,真正值得探討的,不是一門學科或一門學科裡的某部分內容到底有沒有用,而是有些人對教育的理解,爲何總停留在“有用沒用”這個層面

1980年出生的我,從小享受着父輩未能擁有的正常教育,可以說非常幸運。不過有些缺失一生如影隨形,比如求學經歷,始終被應試陰影籠罩。假期補課、體育課被霸佔,都是常態

對“無用知識”的態度,在那時的大人眼中,包括但不限於:畫畫有什麼用?你以後又不當畫家;看小說有什麼用?都是胡編亂造會讓你學壞;音樂有什麼用,以後街頭賣唱嗎……

這種功利心態不僅體現於學生時代,更貫穿了許多人的人生。若是一件事與升官發財、考大學公務員、找工作無關,就會被劃入“無用”之列。

結果便是,我這代人很容易陷入人生無趣的悲催狀態。甭管開心與否,想找個樂器釋放下情緒,結果啥也不會。出門見到風景,也沒法提筆來個素描。由此衍生的審美缺失,更讓你連裝修個房子、出門搭配個衣服,都比別人難看。

現在的孩子,看似學的“無用”知識多了,但又陷入了另一種困境。學門樂器,往往是爲了考級,就算升學不能加分,也能讓履歷好看一點。奧數編程,更早已徹底功利化

我自己近乎一無所長,唯一幸運的是始終保持着極大的閱讀量。六歲半時,我在舅舅抽屜裡發現一套《三國演義》,從此開啓了閱讀之旅,各種古典小說都成了我的食糧

我羨慕我的孩子,從小擁有海量書籍,想讀什麼題材,我都能給他端上一堆。相比之下,我當年的閱讀選擇太過狹窄,“營養”也十分有限。不過那已經是當時父母所能提供的最大可能。

多年後回望,對我人生影響最大的,恰恰是那些與考試、升學無關的書。古典小說和古詩文的閱讀基礎,讓我的作文從無壓力,最終吃上了文字碗飯中學時對古龍小說的稚嫩模仿,喚醒了我的自主意識。這些年來對名人故居東歐人文地理尋訪的寫作方向,同樣是閱讀樂趣的延伸。

閱讀讓我能夠掌控自己的時間與空間,獲取心靈自由。現在有許多人失去了獨處能力,一旦落單就不知道如何打發時間,便是少了興趣愛好的寄託。所幸我還有閱讀。

古詩文背誦和語文學習,首要便是拋開“有用無用論”。真要以功利計,古詩文背得再溜,也只能多得幾分;語文也不是高考中拉開差距關鍵學科。在以後的考研評職稱中,都不用專門考語文,語文更不能直接服務於造芯片、造火箭。可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從來不是朝夕之事,“人文素養”這個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正是莊子所說的“無用之用”。

基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確實讓一些學生失去了學語文的樂趣。原本優美的文字、深邃的思想、充沛的感情,被硬生生肢解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但需要改變的是教育方式,而非語文、古詩文的鍋。

所謂有用無用,本質是長期與短期之別。太執着於“立竿見影”,會讓人失去對漫長人生裡到底需要些什麼的追尋。有些“有用”的知識,僅僅有用於一時,而人文與藝術,卻是當你需要時無法臨時抱佛腳彌補的東西。所以喬布斯纔會說:“我願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換取和蘇格拉底相處的一個下午。”

如果你的孩子以後見到美女只會來一句“哇,美女啊”,見到美景只會喊“太漂亮了”,他會不會後悔少讀了幾本書?這種時刻,“有用的人”比不上“有趣的人”。實際上,這種感嘆,很多人已經真心地發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