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冰川和林海 這是一條牛氣的回家路

今年春節,你回家了嗎??小新今年嘗試了一種新方式——自駕川藏公路回家過年。

雪山冰川林海峽谷,還有延綿不絕的盤山公路……連接四川成都西藏拉薩間的川藏公路主要由國道318線和214線組成,是中國最險峻的公路之一。

川藏公路海子路段

1月18日,小新從拉薩自駕出發,沿途依次經過拉林高等級公路、色季拉山、魯朗林海、通麥波密、然烏湖、怒江金沙江、海子山、剪子彎山川藏線著名景點

途中還遇到了路面結冰、大雪以及最令人難忘的、延綿不絕的回頭彎盤山路——“天路72拐”。

雪大景美路險是冬季川藏公路的最大特點。

拉薩出發後,林芝是川藏線第一站。圖爲林芝尼洋河風光

從色季拉山俯瞰尼洋河谷。

色季拉山埡口海拔約4700米。

西藏林芝市境內帕龍藏布。

值得一提的是,小新分別於2013年騎摩托車、2017自駕轎車,兩次走過川藏線。

2013年時,川藏線路況較差,林芝境內“通麥天險”“迫龍天險”等地隧道大橋均在建設中,車輛行人需走臨江懸崖路段,雨季時通行需觀察、謹慎通過,有時還會遇到會車的情況,有一定的危險。

如今,這些“天險”路段早已被連貫的隧道和大橋取代,驅車通行只需十餘分鐘。

西藏林芝迫龍溝特大橋。

林芝通麥特大橋。同跨河流的有3座橋,下面兩座均已廢棄,其中懸索橋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

西藏林芝波密縣冰川。

車輛過了通麥後便是林芝市波密縣,波密被譽爲“冰川之鄉”,境內海洋型冰川發育極好,有著名的卡欽、則普、若果、古鄉等冰川。

略顯遺憾的是,小新路過波密縣時因天氣欠佳,只能看到一些距離較近的雪山、冰川。

波密縣雪山風光。

波密縣冰川風光。

川藏公路波密縣路段的雪山峽谷。

雪後波密。

波密過後是然烏湖景區,然烏湖位於昌都八宿縣然烏鎮。

據悉,該湖系山體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在地質運動活躍的西藏東南一帶有很多這樣形成的湖泊。

冬日然烏湖風光。

然烏湖與雪山。

雪後路面結冰,車輛需上防滑鏈通過。

烏溝是川藏線極易積雪結冰的路段。圖爲沿途駕駛員停車上防滑鏈。

然烏湖往東行駛200多公里就是怒江大橋了,該橋被譽爲川藏公路“咽喉”,大橋長度只有165米,可見怒江峽谷的險峻。

圖爲三代怒江大橋,其中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橋樑只保留了橋墩。

巍峨的怒江峽谷。

圖爲怒江峽谷兩岸。

怒江大橋位於峽谷谷底,往上的盤山公路長達30公里,垂直爬升近2000米,山頂便是海拔4600多米的業拉山埡口,這段路被稱爲“天路72拐”。

該路段大部分都是回型彎,因坡陡、彎多、兇險而著稱。

“天路72拐”是全國有名的“魔鬼路段”,集中體現了川藏公路的奇險,同時,這段路還被稱爲“公路病害百科全書”。

西藏昌都業拉山“天路72拐”(局部)。

山谷中的“天路72拐”。

從高處看“天路72拐”。

冬季業拉山風光秀麗。

從業拉山埡口觀看遠處羣山。

翻過業拉山後便是西藏昌都邦達鎮,邦達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經之地,也是“茶馬古道”要地。

圖爲西藏昌都邦達鎮河谷風光。

邦達鎮再往東是芒康縣。小新發現,目前川藏公路西藏昌都芒康至四川巴塘路段路況已大爲改善。

2017年小新途徑此地時,大部分還爲土路,約40公里的路程行駛了近3小時。目前,該路段大部分均爲硬化路面,餘有少量土路、隧道還在施工中。

西藏昌都芒康至四川巴塘峽谷間路況。

因道路建於峽谷之間,該路段設置了大量鐵網,用於防止落石

川藏兩地交界的金沙江。

過了金沙江就是四川境內。圖爲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海子山姊妹湖。

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峰果銀日則海拔爲5020米,因高海拔處共有1000多個大小“海子”,故名海子山。

海子山冰帽景觀。

川藏公路從四川理塘縣穿城而過。

川西高原——四川甘孜州風光。

四川甘孜州雅江縣

康定城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圖爲康定夜色。

目前康定至成都全程高速,車程只需3個多小時。小新於20日晚8時許從康定上高速公路,晚11時許到達成都市。相比此前翻山越嶺,如今已非常快捷。

冬季自駕川藏線小貼士

防滑鏈!防滑鏈!防滑鏈!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此次自駕,小新分別在色季拉山、然烏湖、然烏溝等地遭遇積雪結冰路況,防滑鏈派上了大用場

自駕川藏公路需格外注意路況,折多山、海子山、業拉山“天路72拐”以及怒江峽谷等路段坡陡、彎多、兇險,需具備一定的駕駛經驗,且格外注意。

此外,餐飲、住宿方面不用擔心,沿途魯朗小鎮、波密、八宿、左貢、芒康以及巴塘、理塘、康定等沿線旅遊經濟發展迅速,生活條件越來越好。

車況方面,目前川藏公路全線約2100公里,高速公路近700公里,其餘絕大部分爲硬化路面,極少的土路,轎車也可以通行。小新駕駛的是SUV車型,完全可以應對。

自駕川藏公路手記:

小新1月18日從拉薩出發,20日晚到達成都,2100公里路程,總計耗時3天,讓小新感慨的是,川藏線路況提升速度之快。

西藏境內,拉林(拉薩至林芝)高等級公路投用、米拉山隧道通車,“通麥天險”“迫龍天險”早已成爲歷史,昌都芒康至四川巴塘峽谷間的水毀路段正被連綿的隧道和柏油路取代。

四川境內,二郎山隧道讓曲折不再,瀘定大渡河興康特大橋“超級工程”橫跨天塹雅康高速康瀘段(康定至瀘定)橋隧比達到100%。

2013年,小新騎摩托車走川藏公路時,通麥、迫龍等天險還在,通過時需小心翼翼;翻越二郎山要費半天時間,而且中途還會遭遇大雨、落石及泥石流等。

2017年,小新再次自駕川藏公路,此時二郎山隧道已經通車,穿過只需10分鐘左右。但當時瀘定至康定段的高架橋和隧道尚未完工,還需駕車翻山越嶺。

如今,拉薩至林芝、川西高原到成都平原的距離被連續穿山而過的隧道和一座座大橋步步縮短。

圖爲夜間的瀘定大渡河興康特大橋。

記者:江飛波

本稿圖片,均由記者江飛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