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齊駐水試一號試驗船 守護臺灣周邊漁場生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水試一號試驗船。(圖/農委會提供)

海洋塑膠微粒以及近日日本福島核災含氚廢水排放等議題,讓國人關心水產品的安全。爲嚴守把關我國周邊海域漁場環境生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水試一號試驗船於今(110)年4月7至30日搭載水試所、國立臺灣大學及國立中興大學研究團隊,前往臺灣周邊海域進行重要漁場調查研究。本航次研究項目除包含水試所始於92年的監測項目外,新增海洋廢棄物(微塑膠)及底棲生態等調查研究,並導入環境DNA(eDNA)、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同時協助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收集重點測站海水樣本進行輻射背景檢測

水試所表示,海洋漁場環境需長期利用試驗船持續監測,以瞭解海洋環境變遷漁業資源影響。水試所自92年起執行「臺灣周邊海域漁場環境監測計劃」,在天候許可情況下,以漁業試驗船及其配備的各項科儀設備蒐集漁場環境資訊,包含水溫鹽度營養鹽葉綠素、浮游動物及仔稚魚等監測項目,以追求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漁業資源永續利用之目標,符合聯合國永續目標第14項「保護和永續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此外,本航次更透過第17項永續目標的多元夥伴關係之建立,與學界共享研究資源,促進我國永續發展願景

水試所進一步說明,國立臺灣大學等研究團隊,系執行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臺灣海域生態環境守護中長程計劃」,目標爲建立海域生態資料作爲海洋保護利用的最佳科學依據。水試所與學術機構共同組成研究團隊,使研究成果領域整合漁業資源、海洋保育及學術應用等面向。另外,水試所自108年起執行「建構漁業資源永續暨因應氣候變遷研發基礎能量升級中長程計劃」,預計於113年前完成3艘新型漁業試驗船的興建,屆時將有更具現代化的試驗船及科研儀器投入監測任務

水試所強調,爲促進漁業資源永續,將持續投入現場調查監測以確保水產品安全無虞,並整合國內各項研究能量,持續捍衛我國周邊海域漁場,保障漁業永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