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中國經濟新動能 | 海外銷量突破百萬後,上汽集團有了更大野心

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在搶抓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窗口期,從中國品牌加速成長爲國際品牌。這是它們在以內燃機爲主導的時代,難以突破的瓶頸。

上汽集團是其中代表性一家。這家國有汽車製造商曾在40年前引入德國大衆汽車,成立了中國最早一批汽車合資公司——上汽大衆。現在,它藉助電動汽車技術優勢,向歐洲出口售價便宜但技術更領先的新能源產品。

2023年上汽海外銷量達到120.8萬輛,是唯一一家海外銷量突破百萬輛的中國汽車企業。上汽MG品牌全球銷量超過84萬輛,連續第五年獲得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冠軍。而在四年前,上汽集團海外出口量僅爲39萬輛。

中國汽車出口並非遵循階梯式的遞增模式。在2021年之前長達10年間,中國每年出口汽車約爲100萬輛。直到中國汽車公司抓住了西方汽車製造行業整體缺芯,產能供應不足的契機,纔在過去三年實現三級跳,出口量分別達到201.5萬、311.1萬和491萬輛。

瑞銀中國汽車行業主管鞏旻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指出,在西方主流汽車製造商將芯片主要應用在售價昂貴的高端車型之時,中國汽車公司生產的車型填補了空白。這也折射出中國汽車產業競爭優勢的提升,尤其在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上,具備領先全球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創新力。

上汽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管熠中向界面新聞回憶,1984年上汽大衆國產化桑坦納之時,只有4個零部件在中國能找到合格供應商。隨着數十年的發展,中國建立起完整的汽車產業鏈,纔有了整車產業的基礎。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終實現了換道超車。

過去中國汽車品牌給歐美髮達國家消費者留下的廉價低端印象,隨着電動汽車的快速增長大有改觀。德國權威雜誌拆解了純電車型MG 4後稱,“這纔是真正的大衆汽車”。

在今年的日內瓦車展上,上汽旗下面向高端市場的智己汽車(IM品牌)首次在海外亮相,將與定位3萬歐元價格區間的MG品牌相互補充。

開拓海外市場有利於上汽集團分攤國內銷售壓力,同時進一步提升規模降低生產成本。但是,在各國高補貼政策逐漸退坡背景下,今年全球純電新能源汽車增速出現放緩的趨勢。

有跡象表明,在滿足早期少部分嚐鮮的消費者羣體後,大多數海外普通用戶不信任電動汽車,對產品的高價格也望而卻步。

上汽提前意識到趨勢的變化,判斷燃油車和混動車在海外市場依然有發展空間。上汽國際副總經理趙愛民認爲, 海外消費者需要經歷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的培育過程,逐步提高市場接受度。

今年上汽在歐洲首發亮相了混動車型MG3。這是上汽首次將混動技術產品推向海外市場,希望在這一領域挑戰日系品牌車型的地位。

想要成長爲一傢俱備全球性業務的跨國公司,上汽還需要完成本土生產、品牌建設、當地合規、海外供應鏈和人才體系構建等一系列工作。

趙愛民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指出,中國汽車品牌出海到最大困難其實是團隊國際化能力問題,需要中外團隊不斷磨合調整。區域市場負責人需要具備強大的溝通能力,長期和海外業務打交道並充分了解西方文化。

上汽中東公司曾在六七年時間裡頻繁更換負責人,主要原因在於國內派駐的總經理不瞭解當地市場,而招募當地的職業經理人,又無法適應中國文化。截至目前,上汽海外團隊共有2萬餘人,其中中方團隊200餘人。

隨着海外銷量規模不斷增長,上汽計劃在歐洲設廠,目前已經進入到選址階段。此外,上汽集團已經在泰國、印尼和印度等地設立了生產製造基地。

中國汽車公司的長處在於產品、製造規模和價格,有觀點擔憂海外建廠將導致成本優勢正在被追平。

鞏旻指出,中國汽車公司的成功不是依靠本土生產和廉價的勞動力,而是憑藉車型系統集成和工程技術創新。這種成本優勢不會隨着生產地點轉移而變化,即使在海外投資設廠依然具備。

海外建廠能夠降低運輸成本,規避高額關稅和貿易壁壘。鞏旻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在德國生產,成本比在中國生產加上運費和關稅貴10%,但這是直接進入到歐洲最核心汽車產業區,並減輕直接出口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

一位上汽知情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上汽出海的原則之一是,在共贏基礎上挖掘海外市場的本土優勢資源,這是其從大衆成立合資過程中獲得的經驗。上汽在印度與當地鋼鐵巨頭JSW近期成立合資公司,意在保留品牌和技術資產同時,利用本土合作伙伴開拓市場,防範經營風險。

根據上汽集團規劃,截至2025年,上汽集團將投放14款全新智能電動全球車,覆蓋全球100餘個國家和地區。未來3年,這些新車型將通過上汽集團新投入的13艘自營遠洋運輸船,運送至各個主流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