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中華隊業餘隊出征 U23中華要抗日、韓職二軍

▲U23中華隊2016年奪第7名。(圖/記者楊舒帆攝)

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

國際棒壘總會每年有各級國際賽,2018年將有U12亞洲少棒、U15世界青少棒、U18亞青、U23世界盃以及亞運。亞運8月開打,中華業餘陣容主體出征。

亞運今年在雅加達舉辦,中華隊去年開始備戰,以業餘隊爲主體,選訓會議上推選合庫總教練許順益職掌兵符利用爆米花聯盟長達近2個月賽事觀察培訓名單,2月6日已經召集業餘球員展開第一階段集訓,過年後將繼續培訓到3月初。

除了旅外職棒球員之外,培訓隊球員將在5、6月繼續以賽代訓,陸續將參加荷蘭哈連杯捷克邀請賽,另有日本移地訓練,爲8月25日至9月1日間開打的亞運做準備。

培訓名單多是富有豐富國際賽經驗的球員,投手大學生爲主,野手社會隊爲主,年紀最大的外野手林加祐擔任隊長,帶領年輕球員往前衝。職棒與旅外球員則會在5月納入選訓會議中討論。

亞運被韓國視爲第一級賽事,可免除兵役,而且韓國今年開始也仿效日本採總教練任期制,已經選定由宣銅烈職掌這次亞運國家隊的兵符,全職明星隊組隊參賽,韓職因此休兵1個月。

日本則是由社會人球隊所組成國家隊,去年來參加冬季聯盟的球員都是有力的候補人選,不少都是職棒所關注的潛力球員,仍有一定實力,日韓仍是相當強勁的競爭對手中國成棒培訓隊最近也曾赴美移地訓練,積極備戰亞運。中華隊上一次在亞運奪冠已是2006年,2010年、2014年連兩屆排名均爲韓國、中華、日本、中國,今年名次能否翻轉值得關注。

U23世界盃是國際棒壘總會推行分齡制下後所新開辦的比賽原本是21歲以下,2014年由臺灣主辦並留下冠軍,2016年改爲23歲以下,日本增加職棒二軍好手,韓國也以警察廳等二軍球員爲主體,實力大幅提升,中華隊則仍由大學生爲主體,輔以少數旅外球員加入,最終以第7名作收,日本從第2名進步到冠軍,韓國則連2屆季軍澳洲是上一屆亞軍

若本屆U23中華隊仍以大學生爲主體的話,恐怕難以與日、韓勁敵抗衡,U23世界盃訂於10月底開打,小聯盟例行賽已經告一段落,預料不少國家都會派小聯盟球員應戰,屆時各國實力都會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