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屏地區肺癌年發生率爲北部的15倍!空污恐促成影響

高雄空污資料照。(圖/記者洪聖壹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國內肺癌長年蟬聯十大死亡癌症首位,然而卻有超過半數患者沒有吸菸習慣,引發疾病原因受到關注。國內一份最新研究特別針對臺灣北部與南部的肺癌與空氣污染之間的關連性進行分析,發現從1980年至2004年高屏地區的空氣能見度持續惡化,還在1993年與北北基桃地區黃金交叉;而近年高屏地區肺癌患者每年增加率爲北部的15倍以上,空氣污染變化可能造相關影響

這項研究由臺灣大學中興大學陽明大學、國衛院與臺灣癌症登記中心學者共同合作,回顧37萬名肺癌患者的資料發現,從1995年到2015年間肺腺癌發生率持續攀升,當中男性發生率自十萬分之9.06增至23.25,女性則自十萬分之7.05增至24.22。

研究第一作者臺北醫學大學內科學系助理教授曾健華表示,過往認爲肺癌與吸菸習慣息息相關,但是國內吸菸率持續下降,且有高達五成三的肺癌患者從未吸菸,另國際諸多研究指出肺癌與空氣污染的相關性。

▲北部(綠線)與南部(橘線)1980-2004大氣能見度走勢(上)與2004-2016肺癌病患年發生率(下)。(圖/臺北醫學大學內科學系助理教授曾健華提供)

挑選醫療水準相當的北部與南部,分別以北北基桃與高屏地區做爲代表進行分析,且由於引發肺癌相關暴露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選擇1980年至2004年兩地的空氣能見度數據進行比對,發現高屏地區持續惡化,北部地區則是逐步改善,並且在1993年兩方出現黃金交叉。

在肺癌病患的部份,自2007年起北北基桃的肺腺癌每年增加率爲0.3%,趨於平穩,但高屏的年增加率則高達4.6%,呈現上升趨勢,分析高屏地區肺腺癌年增加率爲北部的15倍以上,且患者餘命較短。

曾健華表示,研究顯示空污變化會影響肺癌患者的發病率存活率,然而不同於菸害防治相對單純,空污的防治需要環保署經濟部等跨部會合作才得以促成。

而這項研究也刊登於國際期刊胸腔腫瘤》(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獲得國際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