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1運動可改善心臟功能 比高強度訓練更有效

醫師江守山引述國外研究表示,運動對冠心病患者有益,但北歐式健走改善效果最好,甚至優於高強度間歇訓練。(示意圖/Shutterstock)

北歐式健走(製圖/中時新聞網)

健走是便利又能爲健康帶來好處的一項運動。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引述國外研究表示,運動對冠心病患者有益,但北歐式健走改善效果最好,甚至優於高強度間歇訓練、中等至高強度連續訓練。其與一般健走的差別在於,左右手需分別拿一支健走杖。

江守山在臉書專頁「江守山醫師」發文表示,根據一項發表在《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的研究顯示,北歐式健走爲改善整體健康的最佳運動類型之一。研究人員提到,冠心病患者的功能能力下降,生活品質較低,且再次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高,即便很多病人都知道運動有助改善健康狀態,但卻因定期步行運動較無聊,導致難以持之以恆。

江守山說,研究人員在3個月內針對130名心臟病患者進行了幾種不同的運動,即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中等至高強度連續訓練(MICT)和北歐式健走,評估功能能力、生活品質和抑鬱症的改善程度。

結果發現,3種形式的運動都有效果,但改善幅度最大的,是在那些進行北歐式健走受試者身上看到。從數據來看,北歐步行者的整體改善率爲19%,而高強度間歇訓練組爲13%,中等至高強度連續訓練組則爲12%。

所謂的北歐式健走是一般健走的進階版,搭配左右手各一支健走杖行進。根據學者林賽·博頓斯(Lindsay Bottoms)發表在《對話》(The Conversation)的文章指出,此健走法有7大好處,包括燃燒更多卡路里、減輕四肢疼痛、改善上身力量、增加核心力量、減少跌倒風險、促進心血管健康及走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