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疲憊光休息沒用 研究發現「做瑜伽」更有助改善!

癌症患者的癌因性疲憊,研究發現做瑜伽可以幫助改善。(圖/pixabay)

記者洪巧藍/採訪報導

癌症疲憊對患者影響深遠,如何緩解是抗癌路上的一大課題。過往觀念總認爲疲憊時應該多休息、多睡覺,現在有一項研究則發現,透過中低強度的瑜伽訓練可以明顯改善癌因性疲憊,顛覆過去的想法。

主要研究者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院博士研究員林柏汝(Po-Ju Lin)受訪表示,癌症本身或治療造成的副作用都可能造成疲倦的產生臨牀觀察發現,正在化療的癌症患者有高達9成會發生癌因性疲憊,正在放療的患者 則有高達8成的病人有同樣困擾,當治療結束之後,還有1/3的病患持續感到疲勞,有些人甚至在治療結束後的6至10年仍有感。

林柏汝說明,這項癌症疲憊與瑜伽的研究在全美收案321人,都是完成癌症療程(含手術、化療、放療)且有中度重度睡眠障礙的患者,將他們分成瑜伽組和沒有做瑜伽的控制組

研究中的瑜伽課程設計爲一次75分鐘,每週兩次,持續四周共8堂課程,和控制組相較,有做瑜伽的患者癌症疲憊情況明顯改善。進一步分析瑜珈改善疲勞的作用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患者在經過瑜伽訓練後,日間功能性精神狀況增強,需要午休小憩的需要減少,整體睡眠情況改善,使得疲勞情況得以緩解。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林柏汝(PO-JU LIN)在美國腫瘤臨牀學會(ASCO)發表簡報。(圖/記者洪巧藍攝)

林柏汝指出,研究中的瑜伽是特別針對癌症患者的中低強度瑜伽,着重於呼吸、伸展以及冥想,是根據一般哈達和修復瑜伽法。

癌症患者的身體狀況較爲特殊,以乳癌患者來說,因爲手術或放療容易造成淋巴水腫,或因爲化療造成骨質流失,運動處方中應增加平衡、肌力以及柔軟度等項目預防跌倒;另攝護腺癌患者在接受放療後可加強骨盆運動。所以相關訓練建議在癌症運動生理師的指導下進行或至少找尋有患者訓練經驗教練作指導。

過去他的老師凱倫馬斯蒂安(Karen Mustian)博士就曾比較運動、認知行爲治療以及藥物等三類癌症疲勞介入方式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透過運動和認知行爲治療改善癌症疲勞的效果比藥物治療更爲有效,且不會有因爲服用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林柏汝選擇瑜伽運動作爲延續研究,於2017年美國臨牀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發表並獲得疼痛症狀管理特殊功績獎。今(2018)年則更進一步探討能量代謝因子和癌因性疲勞的關係

林柏汝表示,研究團隊後續規劃把相關結果累積後,製作成指引給癌症醫師參考,也提供癌症病友改善癌症疲憊的新方向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林柏汝(PO-JU LIN)說明研究成果。(圖/記者洪巧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