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故事:繁華十八甫 西關文化的傳奇

今日的十八甫熙熙攘攘,商業十分發達。

記者手記 行走在十八甫之間   在廣州,提起十八甫,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爲啥?可以逛街,買東西、吃東西啊。這是極大多數人的回答。確實現在的十八甫,尤其是像上下九步行街這類,對於人們有着極強的吸引力。至於十八甫爲什麼叫十八甫?十八甫裡究竟蘊藏着些什麼?我想已經沒有太多人去關心了,隨着時間的流逝,也許一切都會越來越簡單化,只要提供最需要的,其它不太需要的也就不用太去關心了。

爲了這篇史記,我翻閱了衆多的資料,腦子慢慢的,理不清頭緒,於是想着這不是寫十八甫嗎?乾脆就去十八甫走走吧,也許身臨其境,腦子會清醒一些。搭上了公車,來到荔灣老區,我也不知道我究竟在不在十八甫區域內,反正我是沒去上下九的,只知道在老西關的城區,反正這裡的小街小巷基本都差不多啦。

走在窄窄的道路上,頭頂是濃濃的綠蔭,道路兩旁是舊舊的房子,偶爾還能看到一兩處殘破的西關大屋,那曾經是鉅商富賈的住所,如今卻已凋敗如斯,真是讓人頓生感慨,不過心情總還是靜靜的,尤其是秋日的陽光從樹叢中透出來,打在臉上,一股淡淡的溫暖,真是非常的舒服。在新城區,每天面對着寬闊的馬路、奔跑的汽車、高高的大樓,一切都在按照規律進行着,感覺自己都沒什麼感覺了,只知道有些疲憊。

史蹟簡介 變化的十八甫地理

西關最早的商業聚落是在宋代的繡衣坊(今下九路),至明代隨着開鑿大觀發展成爲城西的主要商業街圩,並逐步擴展爲十八個“甫”。即沿西濠和大觀河而興建的街圩。“十八甫”計由西濠金字灣西側第一津開始,向南成爲二、三、四、五、六、七、八甫,轉西至下西關是九、十、十一甫,再轉東向南爲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甫,再向南轉向西爲十七、十八甫。

十八個“甫”,現已改變很大,但其遺址、舊地仍不難尋覓。至今區內仍以甫爲街名的尚有不少,著名的商業街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十八甫,均是古代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十八甫街的舊址。現在的十一甫新街、十二甫西街、十三甫、十五甫正街、十五甫一巷、十五甫三巷、十六甫大街和北街、十七甫北街等街名都與遺址有關。

史蹟形成 十八甫通向世界之窗

清朝政府對西方各國基本上採取閉關政策,即對外貿易的限制政策,其目的是怕外國商人與沿海人民往來,在沿海各地“滋擾生事”,所以也要對外商加以種種的限制。清朝的閉關自守,最突出的表現是在乾隆、嘉慶時期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於英國等殖民者在中國沿海進行種種非法活動,清政府傳諭外國商人,從這年開始,只准在廣州一口通商,不得再往廈門、寧波等地。從此,清政府又制定了很多限制外商的禁例,如外商不得在廣州過冬、不得在廣州自由出入等等。

大事記    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 正月朔日,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金國(史稱後金),以今年爲天命元年。

1618年 四月,金帝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

1619年 春夏間,明、金戰於薩爾滸、尚間崖、裴芬山、阿布達裡綱等處,明軍大敗。六月,明帝命熊廷弼攻略遼東。

1620年 七月,明神宗死。朱常洛(光宗)即位,八月,光宗病,服鴻臚寺丞李可灼所進紅丸藥,隨即暴斃。於是,廷臣大譁,這就是所謂“紅丸案”。朱由校(熹宗)即位。

1625年 金國初以遼陽爲都,稱東京;今年三月,遷都瀋陽,後稱盛京。八月,明帝殺熊廷弼。

1626年 正月,金帝親征寧遠,明將袁崇煥力御退之。隨後,崇煥升任遼東巡撫。八月,努爾哈赤(太祖)死,第八子皇太極(太宗)即位,改年號爲天聰。

歷史變遷 斗轉星移十八甫

廣州的歷史雖然已歷經幾千年歷史,但是真正以現在的陸地區域呈現給人們的纔不過幾百年曆史。宋朝時,廣州城的陸地面積還是很小,西邊和南邊全是海水,當時珠江也很寬闊,有“小海”之稱,而那時的十八甫基本還無蹤跡可尋。明朝隨着珠江的日益狹窄和廣州陸地向西南擴展,對外貿易中心轉移到城外的西關。

從十三行到十八甫

明永樂四年(1406年),根據我國自古以來“化外人法不當城居”的慣例,在廣州十八甫設立懷遠驛,建屋一百二十間以供外商居住,從此西關南部即成爲中外商人從事貿易活動及聚居之地,十八甫的經濟地位才真正凸現出來。清代江岸繼續南移,由於航運的關係,清政府在十八甫的南面設立十三行,及至清末十三行衰落,十八甫又再度繁榮起來,不過這一次不再與航運有多大關係了。現在的十三行已經不存在了,十八甫卻依舊煥發着光輝,不過現在的十八甫與曾經的十八甫也有着不小的變遷。

今天看來,十八甫的變遷最大的是十四、十五、十六甫的消失和十五甫正街、十六甫新街的出現。

十五、十六甫的形成

十四甫的消失:沿大觀河南岸的十四甫明末開河後是繁榮地區,爲明末廣州出現柳波涌的航道,貨船銜尾而進出。十四甫碼頭當時爲繁榮地帶,有青雲橋溝通第八甫。其後(萬曆年間)塞河,仍留十四甫碼頭,作爲貨船運終點,在西濠十四甫水腳地名至今仍存,而甫名漸沒。

十五、十六甫的搬遷:因爲一次大火的原因,兩甫的商民集資在淡市郊區上西關再建街區,並把十六甫改名爲十六甫新街、十五甫改名爲十五甫正街以示區別過去的甫地。

火燒十五甫、十六甫在《粵小記》中記載道:“道光壬年九月十八日,會城西關火,三晝夜始熄,毀民舍萬七千六百餘間,西至西寧堡(今杉欄西),南至佛山渡口鬼驛尾(即懷遠驛南河邊),東至回瀾橋,北至第八甫。男女民夷焚死百餘。”

昔日十五甫、十六甫是在十四甫濠邊向南轉街道上,根據同治《南海縣誌》附圖,即由濠邊十四甫轉南爲十五甫、十六甫,連十七甫。今天十五甫的故址爲裝帽街北地,在《南海縣誌》地圖上這是條直街,而現在曲曲折折已不像當時的街道。當日的十六甫也並非全部燒燬,其中的漿欄街如今仍還屬於十六甫。

傳奇故事 殺人十八鋪,填屍六脈

相傳,清朝初年,平南王尚可喜率領清兵攻佔廣州城,沿途遭到民衆的截擊,特別是清兵開到廣州市郊龍眼洞時,損兵折將,傷亡慘重,幾經艱險,才攻陷了廣州城。尚可喜發誓要血洗廣州,準備下令殺人三日,從西門起連殺十八鋪路,以解心頭之恨。當時有一個良心未泯的幕僚王湘泉得知內情,大驚失色,心想:“一鋪路就是十里路,十八鋪就是一百八十里,血洗十八鋪,廣州不知有多少人死在屠刀下!”他萬分焦急之際,突然想到:古代的“鋪”與“甫”相通,我何不以“鋪”代“甫”,這樣可以減少傷害無辜。

王湘泉馬上叫來兩個心腹士兵,向他們如此這般交代一番。要他們趕製十幾塊木牌,寫着“第一鋪”、“第二鋪”,一直寫到“十八鋪”。然後連夜拿去立標誌。從六脈渠的第一津起,算是“第一鋪”;橫過一條街,又釘上“第二鋪”;過二三十米,又釘“第三鋪”;轉個彎,又釘上“第四鋪”;當釘到“第九鋪”,發覺這條街很長,怕引起懷疑,聰明的士兵當機立斷,以六脈渠爲界,分爲“上九鋪”和”下九鋪”。經過一夜奔波,總算將“十八鋪”的木牌釘完。

第二天,執行“殺人十八鋪”的清兵不熟悉環境,不知底細,果然殺到釘有“十八鋪”的木牌處便罷手。

其它百姓聽聞清兵屠城,倉皇跑到六脈渠裡躲避。怎知那天剛好下了一場暴雨,六脈渠水陡漲,不知淹死多少在渠中避難的百姓。這就是廣州歷史上的“殺人十八鋪,壥鑾鋇牟野浮?

後來,爲了避免露餡,人們悄悄刮掉了木牌中“鋪”字的金字旁,這樣一來,“鋪”字便成了“甫”。就這樣,西關出現了一連串帶“甫”字的地名。

使節雲集的懷遠驛

中國封建時代,朝廷把接待遠方來客稱爲“懷遠”,把提供給因公來往的外國使節、官員暫住和換馬的場所稱作“驛”。明代廣州的“懷遠驛”不但專供海外各國使節來華下榻,還成爲中外商人從事貿易的館所。

宋代,廣州官府在離珠江岸邊不遠的西湖藥洲(今教育路南方戲院一帶)設一驛站,專供外國使者、商人下榻和從事貿易活動,名叫“共樂樓”。

明朝年間,陸地逐步向珠江伸延,廣州官府在西關十八甫路設立懷遠驛,有房數十間。

明代的懷遠驛名正言順是官辦,由專門管理海外貿易的官方機構市舶使管理。中國官吏在這裡檢查外國船隻運來的貨物,並且由朝廷抽稅和收購。外國商人也可以通過從事中介貿易的商人,把中國政府收購後剩下的貨物賣出,買回中國的貨物。

後來,外國船隻來得多了,外國貢使和商人的數量日益增加,懷遠驛進一步發展,在驛館旁邊另建成一“官房”,設有一百二十個寬敞而華麗的房間。當地的商品貿易更加昌盛起來。

昔日繁榮:尋根廣州百貨業

中國的百貨業起源於清代,廣州近代百貨業是由光商公司開始的,光緒三十三年(1907),光商公司在十八甫開設了廣州第一家採用分櫃式售貨的百貨公司宣統二年(1910),真光公司也在十八甫開業。至此,十八甫百貨業聚集了近代廣州四大百貨業巨頭(先施、大新、真光、光商)的光商和真光兩家,奠定了十八甫在廣州百貨業上的重要地位。   文化十八甫

廣州的西關可以說是老廣州的文化的一種代表,佔據西關核心區域的十八甫自然是得風氣之先,這裡的文瀾書院學海堂、報紙街……傳承着老廣州獨特的文化與精神。

文瀾書院

在廣州商業繁華的下九路,流連於沿街鱗次櫛比的商場之中的人們很少會留意一條僻靜的小巷——文瀾巷,在近代廣州曾經呼風喚雨、輝煌一百多年的文瀾書院就坐落在這裡。

昔日大名鼎鼎的文瀾書院位於下九甫路以北,文昌巷以東。它的設立很有來歷。先在清嘉慶十五年(1810),西關名紳何太清鍾啓韶等配合官府對西關縱橫密佈的濠涌進行一次清理。河涌的疏浚關涉到居住在西關的洋行巨賈的利益。事後,西關著名的四大買辦(伍怡和、葉大觀、盧廣利、潘敬德堂)主動捐出房產,聯合何太清、鍾啓韶等成立“清濠公所”,以便主持日後的清理濠渠工作。爲了籠絡科場士子,以便利用日後的廣東地方政府,潘、盧、伍、葉四大富家又集資在今中山戲院一帶改建大屋12間,作爲大小紳士名流雅集之所,取名爲“文瀾書院”。

1929年,程天固第二次任廣州市工務局長,推行廣州市工務建設三年計劃,爲籌集經費,決定拿文瀾書院開刀,考慮到羅嵩藩勢力龐大,程天固取得省長陳銘樞、市長林雲陔支持後,採用秘密拘捕的方法,迫其交出文瀾書院的產據賬目。事後清點院產竟達百多萬元,這筆錢一半用於建築西關渠道,一半用在籌建市立二中,赫赫有名的文瀾書院就此關上了大門。在隨後的市政建設中,文瀾書院的房產逐漸被拆改建,至今只剩下文瀾巷,以志其名了。

學海堂書院

學海堂書院,是由乾嘉時期著名漢學家阮元繼杭州創建詁經精舍之後,於道光五年(1825)在廣州城北秀山創辦的又一個以專重經史訓詁爲宗旨的書院,但是該書院最初辦學是卻在十八甫內。

學海堂書院從1824年創建至1897年最後一次招生,歷經七十餘年,培養出衆多的著名學者和驚世人才。作爲舊式書院,學海堂書院在中國書院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報紙街

近代廣州報業發展迅速。清代光緒、宣統年間,廣州共有70份報刊創辦發行,報館地址約30家坐落在西關地區。民國時期,設館西關的報刊越來越多,主要集中在第七甫、第八甫(今光復路)和十八甫一帶,有100多種,佔當時廣州報業的半數以上,成爲廣州當時別具特色的“報紙街”。此外,最早的廣州報業組織機構也設在西關。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廣州報界公會成立,會所設在十八甫新源街,後來設在光復路附近的長壽街,廣州新聞記者聯合會籌備會也設在長壽街小圃園口報界公會內。

當時報紙街內較著名的報紙先後有《七十二行商報》、《廣州民國日報》等等。有不少報紙是民間知識分子組織創印,對時事評論比較客觀,關注民生民情。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也在此創辦宣傳馬克思主義等進步思潮的刊物,如陳公博、譚平山、譚植棠等人於民國九年在第七甫創辦的《廣東羣報》,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在廣東思想界引起強烈震動,受到年輕知識分子的普遍歡迎。

聲樂十八甫——粵韻悠揚

粵曲從形成、發展至今已歷經150多年,此期間經歷了三個階段,其中的第二階段(“師孃”時期)則是與十八甫有着莫大的關係,師孃是指失明女藝人,俗稱“盲妹”。她們自幼學藝,以自彈自唱形式或沿街賣唱或應邀登門演唱。“師孃”正式登臺演唱始於廣州西關十八甫真光公司遊樂場開張之時,以後發展到在茶樓酒樓開壇演唱。

近代時期,有兩間百貨公司的天台都闢作遊樂場,真光公司就有一臺粵劇場,由今在粵港皆聞名的開戲師爺潘山的尊翁潘步雲主理,潘步雲曾爲地方法院院長。他喜歡粵曲,因此便經營了真光天台的粵劇場,不少成名的女優伶均出自他的旗下,任劍輝就是其一,在廣東、在香港,任劍輝都是是婦孺皆知,她的原名是任婉儀,任劍輝是藝名。她的班身在四十年以上了。中日戰事發生,她已是正樑正柱的一位文武生,那時是在廣州十八甫真光百貨公司的天台劇場演出,和她拍檔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小瑤仙。

飲食十八甫——蓮香樓

西關的小吃遠近聞名,徜徉於十八甫的鬧市之中,你可以一邊逛街,一邊去享受那美味的小食,而典藏在衆多小吃店鋪、攤檔中的陶陶居、蓮香樓則更是聲名顯赫。   位於廣州市第十甫路67路的蓮香樓享譽國內外,有“蓮蓉第一家”之稱。1889年,在古老的廣州城城西一隅,一間專營糕點美食的糕酥館開業了,這就是蓮香樓的前身。那時,西關一帶繁華非常,住戶多是富裕人家,因而飲食業異常興旺。老制餅陳師傅改進制餅工藝,用蓮子來製作餅點餡料,使之獨具一格,吸引客人。

光緒年間,糕酥館改名爲“連香樓”,並擴大經營,在香港九龍開設了三家分店。爲了保證餅食質量,該店嚴格選用當年產的湖南湘蓮。由於製作講究,生意日漸興隆。宣統二年,一位名叫陳如嶽的翰林學士,品嚐了蓮蓉食品後,有感於蓮蓉獨特的風味,提議給連香樓的連字加上草頭,衆人一致贊同,他遂手書“蓮香樓”三個雄渾大字。現在高懸於該樓門前的金漆牌匾上的“蓮香樓”三個大字,便是這位學士的手跡。從此,蓮香樓製作的蓮蓉食品,進入千家萬戶,被譽爲“蓮蓉第一家”。 十六甫的舊房子還能依稀看到昔日影子。

專家論道 匪夷所思的十八甫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留黃鶴樓”。現在廣州城內有許多街道、地名一直令人費解,十八甫路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從位置分佈上,十八甫雖然基本呈長條狀分佈,但是內部結構、次序分佈上卻是非常迷亂,不少老廣州也只能是將這些謎代代相傳。許多專家都做過相關考證和推斷,但是始終沒有一個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釋。據荔灣區區志辦的胡文中主任介紹,主要有以下四種解釋。

店鋪說

廣州話“甫”與“鋪”近音,以甫代鋪有可能。以後江岸向南推移,就出現了十五甫、十六甫、十七甫、十八甫的街名。比如19世紀中葉,此地瀕臨江邊,靠近碼頭,佛山石灣的陶瓷製品大多經這裡上船然後散販到城內各市各街,所以這裡就成了瓦缸鋪一條街。

這種解釋除了現在的十九甫爲什麼又在上下九之間不能自圓其說外,基本符合城市發展、江岸變遷的歷史過程。

埗頭說

埗頭,也就是碼頭,因爲古時候十八甫地區基本上都是水涌遍佈,每一甫都是靠近江邊河岸,都有自己的碼頭,也就形成了第一埗、第二埗、第三埗等等,因爲埗與甫的發音也很相似,所以這種解釋也很有可能,而且這也很符合城市發展和江岸變遷的歷史過程。胡主任就非常贊同這種解釋:“十八甫,每一甫都有碼頭,既然形成了第一埗、第二埗、第三埗……那類推應該就是近音轉換,加上後來這裡成爲商業區,就自然慢慢變成‘甫’這種叫法啦。”

村莊

古代粵語中,甫是小村的意思。中山大學歷史系的章文欽教授在觀點上有所認同村莊說,“在廣州很多地名叫法都很有地方特色,像十八甫啊、油欄門啊,這些‘甫’、‘欄’北方就很難聽到。十八甫,我認爲甫的意思應該是街區,因爲十八甫在老廣州的城關,是商業區與居民區相結合的一種街區,它就不同於黃埔、東圃這些以前純粹就是村莊,‘埔’、‘圃’就代表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