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醫學系新增「醫師工程師組」 前2年交大修課、培養雙專長!

陽明大學醫學系新成立「醫師工程師組」,學生在大二前將至交大修課。(圖/陽明大學)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爲了宣示並培養「跨界醫療人才」的決心,陽明大學醫學系將於109學年度新成立「醫師工程師組」,特別的是,大一至大二要到交大修讀電機資訊相關學科,大三之後回到陽明大學,6年學程畢業後,將獲得醫學與理工「雙專長」,未來不僅可從事臨牀醫師,也可以成爲研發醫療儀器醫師,更能自組研發團隊,爲醫界帶來新突破

陽明大學醫學系109學年度新成立第3組別「醫師工程師組」,設有名額10名,特別的是,大學前2年將在交大修讀電機、資訊,大三才回到陽明修讀醫學,而6年學程畢業之後,畢業證書上將註明爲醫學學士,具有醫學與理工「雙專長」。

▲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師工程師組」,前2年將至交大修讀電機與資訊。(圖/資料照)

陽明醫學系主任凌憬峰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表示,近2年醫界常討論人工智慧,其中牽涉許多電機與資訊專業領域,不過醫療界早年較缺乏這方面的訓練若想結合相關科技做出突破,常常需要另外聘請工程師,雖然兩個領域合作得也不錯,但若是能召集具有相關天賦學子,透過教育培育出「集兩專長於一身」的優越人才,對醫界來說當然是一件「多潛能」的美事,學生畢業後若不想成爲臨牀醫師,也可以研發並創造醫療儀器,甚至自組團隊、成爲領導者

此外陽明醫學系還有另一個在103年首創的醫學系B組,109年起正式改名爲「醫師科學家組」,不同於一般醫學系6年學程,「醫師科學家組」共要修讀7年,其中第5年是在研究所修習碩士課程,之後若能通過論文考試,畢業後除了取得醫學學士學位,也具有碩士學位,出路同樣不限於當醫師,也能朝科學家發展

目前的「醫師工程師組」課程,陽明大學正與交大電機學院教授團隊積極設計中,兩校依照「臺灣聯合大學系統」(臺聯大),可跨校修課、相互承認學分。而招收方式預計與「醫師科學家組」相同,將採個人甄試。

關於「臺聯大」自2003年倡議成立,由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及國立陽明大學,四間屬於研究型大學共組而成的臺灣第一個大學系統。期望能夠整合四校教學及研究資源、發揮互補性,提升教育品質與追求學術卓越,推動中的項目包括合聘教師、相互承認學分、舉辦聯合招生、校際轉系及跨校修讀輔系或修雙學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