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的致命玩具,早該被罵上熱搜

兒童玩具給人的第一聯想,通常都是幸福美好的童年時光,但有些玩具給孩子帶來的,卻是無盡的痛苦。

比如,最近經常出現新聞裡出現的“巴克球”。

一週前,這種玩具被央視點名曝光

圖源:央視網

光是今年,誤吞“巴克球”造成嚴重後果的病例就不在少數。

4月初,武漢一名2歲女童因爲誤食磁性玩具“巴克球”,導致4處穿孔

醫生分3次手術,取出巴克球27顆。

圖源:央視財經

幾乎同一時間,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收治了一名五歲患者,x光片胃部白色的部分都是“巴克球”。

醫生花了2個多小時才把磁力珠全部取出,共有190顆。

圖源:央視新聞

兒童誤食巴克球引發腸穿孔的報道不斷髮生,很多兒科門診一個月能收到7、8例這樣的患者。

那麼,新聞裡把孩子送進手術室的“巴克球”究竟是什麼?兒童玩具怎麼成了傷害孩子的“兇手”?

01

暗藏危險的巴克球

嚴格來說,巴克球並不屬於兒童玩具。

最開始,它作爲一種成人解壓玩具在國外流行,藉助金屬球的磁場特性,可以組合出衆多的造型。

但在國內,巴克球因爲色彩鮮豔、玩法多樣,經常被商家包裝成一種開發智力、激發想象力的兒童益智玩具進行售賣。

圖源:動畫《磁力巴克球》 可以隨意組合成房子、動物、指環手鐲等形狀。

給孩子買巴克球玩家長,很難想到它背後暗藏的危害。

黃豆大小的巴克球看起來毫無傷害性,但問題就出在巴克球具有強磁性。

這種看似無害的小球一旦從孩子手中跑到嘴裡,就會釀成大禍

巴克球不同於傳統異物,吞下肚子,就會導致磁鐵吸附夾擠腸管,很難被排出。

磁鐵會在消化系統中隔着腸胃壁互相吸附,持續產生壓力,可能引起腸胃穿孔或腸梗阻,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

圖源:GIPHY 環形巴克球粘連腸道

新聞裡誤食巴克球的大都是10歲以內的兒童,他們腸管壁非常脆弱。

巴克球就像一發口徑5毫米的子彈,擊穿了孩子的腸道。

比子彈更可怕的是,因爲腸道的天然蠕動,磁力珠會隨身體運動,不斷變換位置,隨時可能在腸管內打穿更多孔洞,造成遲發性腸穿孔或腹膜炎

因爲人體腸道天然的蜿蜒,即使有X光幫助,被誤吞下肚的巴克球也很難通過微創手術取出。

通常要進行全身麻醉,然後在人體長達數米的腸道內一點一點排查

即便術後成功取出,慢性腸穿孔和開刀留下的疤痕,也會成爲孩子永遠的痛。

圖源: 央視新聞

02

被誤食的巴克球

看到這,你可能會疑惑,爲什麼有這麼多孩子誤吞巴克球?

對於沒有辨別能力的低齡兒童來說,玩具的選擇源於大人的選擇,父母把有潛在風險的成人玩具買給孩子,是錯誤的開端。

在採訪中,有母親表示自己的孩子會把巴克球做成小飾品,串成手鍊或者耳朵上做耳環

這種玩法,本身就是在危險的邊緣試探,如果此時家長沒有加以制止,就很容易釀成悲劇。

對另一部分年齡稍長的孩子而言,這種誤食可能和一些社交軟件上的跟風模仿有關,前陣子平臺流行的“穿舌挑戰”,就是誘因之一。

這種“穿舌環挑戰”並不是真的舌穿刺,而是用巴克球放在舌頭兩側,以假亂真。

“炫酷”又不用忍受“穿舌”的疼痛,讓這股模仿風潮立刻席捲全網

圖源:GIPHY

美國一名十一歲的男童,因爲“穿舌環挑戰”而誤吞巴克球,被緊急送往醫院。在先後接受了兩次手術後,他被切除了5英寸腸子。[1]

男童的媽媽在社交平臺中寫道:

“我正在噩夢中,如果這種挑戰繼續下去,(這種模仿)可能會殺死更多孩子,請和你的孩子談談,告訴他們這些(巴克球)是多麼危險。”[2]

早在2012年,美國就已經出現過巴克球致傷的嚴重案例。

22個月大的布萊隆·喬丹意外吞下了8顆巴克球,最終被切除了大約12釐米的小腸,這導致他一生都需要通過胸管進食和通過結腸造瘻袋排泄。

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在2014年7月17日針對大量頻發的誤食病例對巴克球進行了召回和退款。[3]

2012年,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也相繼禁止了這類玩具的出口,並且相關產品的包裝上也貼上了遠離兒童警告標識

圖源:GIPHY

但在國內互聯網上,巴克球依舊可以隨處可買。

並不適合低齡兒童玩耍的巴克球出現在一些“母嬰店鋪”裡,商家還特意標註了“早教”“幼兒”、“兒童玩具”之類的字眼來提高銷量。

翻看下面的賣家評論,能看出幾乎所有巴克球都是家長買給孩子當玩具,更可怕的是,有些兒童很可能已經吞食過巴克球。

03

益智玩具選購指南

益智玩具的初衷本該是開啓智慧。

可許多父母爲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根本來不及仔細甄別,凡是和益智、聰明相關的產品全都會不假思索購入。

在這種心態的加持下,父母往往會陷入盲目。

很多無良的商家就利用了這一點,把不符資質的玩具推銷給孩子家長。

潮流引導、網紅效應更是容易讓年輕一代爸爸媽媽掉進玩具的“陷阱”。

在給孩子選購玩具時,安全評估永遠是第一步。

要特別注意查看玩具包裝袋上的年齡提醒標識。

圖源:玩具年齡標識

圖源:國家玩具標準

參考以上標識,就能把玩具的安全隱患降得更低。

今天的孩子擁有我們小時候聞所未聞的玩具,作爲父母要做的就是爲他們守好玩具安全的第一關,別讓成長路上的夥伴變成孩子健康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