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主持人白巖鬆:不應總用啃老去批評年輕人

白巖鬆指不應該總用啃老去批評年輕人。(大陸央視)

大陸《環球時報》6日報導,如何看待大陸兩會2024年加強社會保障中提到要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大陸央視主持人白巖鬆爲年輕人被批「啃老」抱屈,強調不要總用「啃老」批評年輕人。

白巖鬆覺得,爲家庭減負提出得非常好,首先應該是爲家庭成員中的年輕一代去減負,因爲如果能爲家庭當中的年輕一代,包括年輕的夫婦去減負的話,全家老少也都會成爲受益者。

舉一個小例子,比如說很多年前可能都用過,但是這兩年越來越不喜歡一個詞叫「啃老」,這個詞從字面上來說是在批評年輕人好像他不作爲,在「啃」人家。

但實質上,仔細想一想,何嘗不是社會該爲年輕人做的很多事情做得不太夠,做得不足,因此讓家裡的老人替社會來完成這些事情,最後反而用「啃老」一個詞變成了批評年輕人。

比如說如果房價要沒有那麼高,經濟適用房包括保障房都解決得很好的話,那就不用他的父母去爲他出首付,包括交月供。如果託兒所、托幼所都解決得很好的話,就不會讓父母大老遠跑到年輕人的家裡替他看孩子被「啃」。當然,不能再用「啃老」這個詞。如果年輕人的就業相對來說比較順利,而且工資在不斷增長,那麼也不用老人來給他補貼。

所以,是我們爲年輕人做得不夠,但是卻發明了一個「啃老」這樣一個詞,變成了好像這些責任在年輕人的身上,這是錯的,真應該同情現在的年輕人,也要「共情」。但是僅有同情和「共情」不夠,更需要做很多的事情,希望今年兩會上提到爲家庭減負,首先看到的是年輕一代的減負,因爲解決了他們的負擔的話,小的老的都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