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不會有贏家的大選?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英文拜會共和黨資深參議員麥肯蘇利文民主黨參議員李德

作者/釋道(會計師)距下屆總統大選已時日無多,有的黨連候選人都還產生不出來,有的黨所主張政見還是空空洞洞,沒有具體可行的方案選民們普遍盼望能有第三種選擇,但因連署困難而有入場卷的小黨又遲不表態缺,這一次的大選恐怕會激不起人民參預的熱情

臺灣媒體,都有藍綠立場報導及選稿色彩分明,不合口味的一律封殺,也因而各自吸引了其讀者羣,造成臺獨意識,與獨臺偏安思維的分立,喪失了理性客觀探討臺灣前途空間。臺灣的民調氾濫,但其取樣是否具有代表性?問卷問題設計是否合理?恐怕都大有問題。很多民調似乎是用來操控民意,而不是真正想探詢民意。日前有一項民調,在統一、臺獨、與維持現狀之間做選擇,那可說一點意義也沒有!因爲人性本來就是保守害怕改變的,往往等到現狀腐敗不堪,纔會有先知能人出來帶動改變。如果該問卷客觀分析選項的優劣及代價人們一定會擇善求變,不會死抱現狀。事實上,兩岸的現狀一直在改變,從殺朱拔毛、漢賊不兩立、三不政策三民主義一中國、開放探親、兩岸三通、到如今乞求一中各表、獨臺偏安而漸不可得。隨着大國崛起、及制定國安法將反統一及分裂主權者入罪,臺灣還剩下多少維持現狀的時空間?一面倒向美國作法,不會得到美國的保護,反極有可能會成爲強國爭霸的馬前卒犧牲品。臺灣的2016大選,不是一人一黨的權位之爭,而是臺灣二千多萬人的命運決擇。如果競逐者只在乎權位,而無能帶領檯灣人趨吉避凶,即使騙了選票勝選,恐怕也是不吉祥的,臺灣需要的是高瞻遠矚的領導人,而不是媚俗阿世的無能政客

●作者釋道,碩畢,會計師。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