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生就治療 密西西比愛滋寶寶仍形成「傳染窩」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3年3月的一場藥學會議上,美國學者們興高采烈地表示一名出生於密西西比愛滋病帶原女嬰,經過長達18個月的治療後已無陽性反應,但時隔2年餘,當他們再度爲女童檢測時,結果卻大幅巔覆他們的認知──愛滋病毒又開始在女童體內自我複製,漫長的治療路即將開始。

醫界在2013年3月宣佈「密西西比愛滋寶寶」痊癒,上週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圖/翻攝網路

出生於2010年的女嬰被美國醫學界稱作「密西西比愛滋寶寶」(Mississippi HIV Baby),由於她的愛滋病帶原母親未做產檢,經由母體垂直感染,女嬰一出生即患有愛滋病。密西西比大學藥學中心得知此消息後,決定接手女嬰,以蓋伊醫生(Dr. Hannah Gay)爲首的醫療團隊利用三聯雞尾酒療法」(Three-drug Cocktial)以及高劑量的「反轉錄病毒藥物」對她進行爲治療,直到過了18個月,女嬰母親強行帶走,治療才宣告中斷

時光荏苒,27個月後女嬰也成長爲4歲的女童,雖然她沒有接受任何的治療,但醫療人員仍然對她的健康狀況進行密切的監控,每次檢測皆測不出愛滋病的症狀;但這個情況再上週完全顛覆──醫生在她體內檢測到自我複製的病毒,愛滋仍然存在,只是藏了起來。

「在中斷治療後,病毒濃度會在幾周內回升,不會等好幾年。」這是在2013年,宣告女孩痊癒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兒童中心副教授所發表的結論,但顯然上週測出的結果顯示愛滋病仍無法根治

反轉錄病毒藥物主要用於抑制血液中的愛滋病毒,但服用後病毒會匿藏在腦部消化道內,形成所謂的「傳染窩」,一停止治療,大量藏匿的病毒就會蜂擁而出,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傷害。「密西西比愛滋寶寶」停藥兩年仍未產生陽性反映的獨特個案原本給醫學界打了一劑強心針,以爲愛滋病帶原嬰兒只要在出生幾小時內進行治療,就可有效預防傳染窩形成,但結果證實並非如此。

目前全球約有25萬名愛滋病帶原者是經由母體垂直傳染,不過行政院衛生署桃園新屋分院小兒科醫師李倩瑜表示,若要預防母體垂直傳染,須在母親懷孕第二期起服用抗病毒藥物,生產過程中施打zidovudine(ZDV)、或口服ZDV+lamivudine、nevirapine等藥物,及嬰兒產出後不餵食母乳、並給予ZDV口服液,即可以讓嬰兒感染HIV的機會降到百分之二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