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電話,重拾29年母子情

“您好,是張培獻檢察官嗎?我想找回我的兒子……”

2020年8月,浙江省樂清檢察院柳市檢察室主任張培獻接到這樣一通奇怪的來電。在對方的敘述下,一樁29年前的拐賣兒童案件被重新提起。

躲債:把親生兒子送人

來電人是家住仙居縣下各鎮的朱彩娟,今年60多歲,她想找回失散29年的兒子,也正巧是張培獻檢察官多年前辦理的一起案件中被拐賣的男嬰

1991年1月,朱彩娟產下了一名男嬰。由於當時家裡生活困難欠債被人追討,夫妻二人正計劃前往外地謀生。“他說家裡還欠着別人不少錢,沒能力養孩子,能否先放別人家中養一段時間?”朱彩娟回憶,當時丈夫不顧她反對,執意將孩子交給了當地一名張姓村民,並囑咐他幫孩子找個好人家。

自孩子被抱走後,朱彩娟終日活在自責裡,一直有找回孩子的念頭。多年來,她常常去張姓村民家裡詢問,打聽孩子的下落,可對方一直以“領養人家條件優越,孩子生活很好”“對方不希望你去打擾”等話來打發她。她也曾多次嘗試在附近的鄉鎮尋找,每當聽到哪裡有人家裡曾領養過孩子,她就會偷偷跑去看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每次都失望而歸。

周折:找到辦案檢察官

就在5年前,實在難以忍受思念之苦的朱彩娟找到張姓村民,要求其不管怎樣都必須說出孩子下落,張姓村民無可奈何之下才拿出了一張判決書,對她說:“你的孩子被這上面的人賣掉了,你非要找的話就去找他們吧!”

這張由原樂清縣法院出具的判決書,標註日期是1992年5月9日,寫明項某通過欺騙手段,騙得一名男嬰,並轉賣應某、盛某二人,而二人在1991年12月6日到樂清準備販賣男嬰時,被警方抓捕歸案,三人最終因此獲刑。

看着這份判決書,朱彩娟半信半疑。她曾到多地尋找過上述三人,可對方不是去世了,就是一直聯繫不上。她一度懷疑該判決書的真實性。隨後沒過多久,就連張姓村民也去世了。

後來,朱彩娟通過網絡尋親,求助過尋親民間組織,也曾到仙居當地派出所求助,還去當地檔案局調查瞭解,想盡一切辦法,仍是一無所獲。

今年8月,朱彩娟再次翻出這份陳舊的判決書,這時,判決書裡的一個名字引起了她的注意――樂清縣檢察院檢察長指派檢察員張培獻出庭支持公訴。她拿起手機,幾經周折,聯繫上了張培獻。

“你是我最後的希望,一定要幫幫我!”接通電話的那一刻,朱彩娟對着張培獻哭訴。

尋親:曲折的30年舊案

塵封近30年的舊案,張培獻一時還沒能想起來。他調取了相關案件卷宗,可是卷宗上並未寫明被拐孩子的最終去向,經辦過的人一時也回憶不起來案件相關信息。調查陷入瓶頸

9月11日,張培獻聯繫法院調取了公安機關當年的偵查卷宗,審查卷宗時發現了一名熟識的公安機關經辦人,他立即將此事告訴對方。然而時隔多年,該經辦人也實在記不清案件的具體情況了,但據他回憶孩子應當是登報尋親無果後,被該市大荊鎮一戶人家合法領養了。

隨後,張培獻與該經辦人立即開始對孩子的下落進行調查。通過兩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們終於找到了領養人家屬並進行了溝通談話。原來,孩子現名叫小新(化名),今年29歲,家住大荊鎮。

在樂清市檢察院檢察官的組織下,朱彩娟和小新分別提取了DNA,並拿到浙江一家司法鑑定機構進行親子關係比對。10月13日,消息傳來,該鑑定機構出具的鑑定書顯示,支持朱彩娟是小新的生物學母親

重逢:母子相認重拾親情

10月15日上午,朱彩娟一大早就從仙居趕到了樂清市檢察院,小新也在養父母的陪同下來到檢察院與朱彩娟相認。當這個高高瘦瘦又十分帥氣男孩出現在朱彩娟面前時,她再也難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眼裡含着淚花:“孩子長大了,帥了,有些認不出來,但跟他爸爸很像。”

面對小新的養母,朱彩娟也是萬分感恩,“整整29年,感謝你們把他撫養成人。”說話時,朱彩娟又一把抱住小新的養母,手裡還緊緊拉着兒子的手。她讓小新養母安心,“我不是來爭孩子的,我只要知道他在哪裡就行,今天,我親手把孩子交給你,他要對得起你的養育之恩。”

這一刻,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朱彩娟還記得,能夠成功找到親生兒子,離不開檢察官等人的幫助。她拿出準備好的錦旗送給了張培獻等人,激動地說:“感謝你們辛勤尋找我兒子的下落,親人能相聚是你們的功勞。”

一份判決書上的出庭“代檢察員張培獻”,翻出了當年的拐賣兒童舊案,更讓尋子多年的母親重新燃起了希望。期盼、激動、淚水笑容,這些真情實感融合在了一起,讓他們再續母子親緣。(範躍紅 嶽思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