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年限放寬卡關 癥結在勞保年金

受到疫情政府積極推動公共工程臺商返臺投資等三大因素影響,今年勞動市場缺工相當嚴重。勞動部經濟部日前透露,將先延長移工來臺年限2年因應燃眉之急,但外界期待的「放寬至15年」卻遲未拍板,據悉,癥結卡在「勞保年金」。

綠委日前在立院質詢時建議,把產業移工在臺工作年限由12年,比照社福移工延長至14年。當時勞長許銘春經長王美花都認爲「延長兩年可以討論」,府院巨頭也都對外釋出,將延長產業外勞在臺年限的利多訊息,讓產業界翹首企盼。

王美花日前指出,不同行業人力需求不同,例如電子業資訊業等自動化較高產業,產業移工留臺時間可能不會太長,但食品業機械業傳統產業,因考量機器操作熟練度,反而需要「資深」產業移工。

爲補充國內缺工的人力需求,早從2014年開始,年年都會喊出要修法提高移工在臺年限,從勞動部過去曾提出15年版本、藍委提出20年版本,不管哪一個版本最後都未通過立法院審查

據瞭解,若延長逾15年就會牽動勞保年金。勞動部官員解釋,勞保年資合計滿15年,勞工年齡搭配年資規定時,辦理離職退保者,可申請勞保年金,過去外籍產業移工最長12年、社福移工14年,都是未滿15年、未達年金標準,因此都以請領一次金爲主。

勞保局統計,2019年外籍被保險人(含外籍配偶、外籍移工與白領外國人)請領老年給付案件共有1,192件,其中一次金件數有977件,平均一件請領金額爲11萬9,501元,年金件數有215件,平均請領金額15,102元,到了2020年,請領件數3,164件,其中一次金件數2,922件、平均請領金額爲80,882元,年金件數有242件,平均請領金額爲15,011元。

也就是說,光去年就從勞保基金支付2.8億元給外籍被保險人。勞保基金將在2026年破產,勞保年改遲遲未推動,官員私下坦言,「開源節流都來不及,這時候怎麼會再增加一個支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