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化工廢料再製成劣質包裝袋 拆完網購包裹立刻洗手

網路購物是許多人的日常,在收到包裹的那一刻,雖然令人開心,但外層的包裝塑膠袋,有很多卻是由來歷不明的有「毒」回收料製成。(圖/CFP視覺中國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網路購物盛行,很多網購族喜歡上淘寶「剁手」狂買,雖然創造龐大經濟,但一件商品過度包裝,卻是製造更多垃圾不利環保,不只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就連人體健康也難以倖免,因爲賣家用來包裝商品出貨的快遞袋(破壞袋),遭揭露包材成分有多數是由醫療化工垃圾等「回收料」製成,劣質包裝袋裡頭可能殘留有害物質

在網購市場上,快遞袋應用廣泛,常見用來包裝衣物、3c產品生活用品等出貨,由於袋口使用高黏性膠,一但黏合後便不容易拆開,需要使力撕開扯破,才能取出商品,所以又被稱爲「破壞袋」。不過網購族在收到包裹後,可別高興的太早,急着拆開,因爲有的賣家使用的快遞袋用料質量差,曾有買家接觸包裝袋後導致皮膚過敏,就有中國網友吐槽「拆快遞必須沐浴齋戒三天,不是我太隆重,是它真的太髒了。」

包裹在運輸過程中,外包裝容易沾染周圍環境的灰塵細菌污染物,骯髒程度可說是「拆個快遞等於翻一次垃圾桶」,除此之外,劣質的快遞包裝用袋還隱藏着健康安全隱憂。根據《人民網》報導,目前快遞袋製成原料來源大致分爲全新料、回收料和環保料3種,從成本來看,以環保料最高、回收料最低,有多家快遞包裝膠袋廠家表示,若購買全新料需要提前訂做,回收料則是可以當天發貨,因此基本上都是使用便宜回收料製作快遞袋。

目前中國沒有明確法規管制快遞袋,以至於使用回收料生產並不違規,就有業界人士透露,回收料的生產線大多藏匿於偏遠鄉村,主要來源是從醫療、化工和生活垃圾等再製而成,尤其很多醫療垃圾沒有經過清洗,含有大量的潛在病菌;化工垃圾則是隻有在製作塑料袋上纔有用武之地,而這些就成爲快遞袋有「毒」的來源。

報導亦提到,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院長朱磊指出,快遞膠袋的有害物質來源多,除了重金屬、印刷時產生化學排放、黏粉或者二噁英塑化劑致癌物,另外還有從生物和醫療垃圾、化工廠等帶來的微生物種羣,對於人體與環境皆會產生危害。此外,有害垃圾未經妥善處理,被掩埋後,將會污染土壤地下水,降解週期超過200年。提醒消費者收到快遞袋包裹時,拆完之後記得馬上把雙手洗乾淨,避免污染物殘留在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