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擴散 財政部預測3月出口「無可避免」負成長

新冠肺炎全球擴散且尚未舒緩,3月出口無可避免負成長(圖/記者林世文攝)

記者吳靜君臺北報導

財政部今(9)日公佈海關進出口貿易情形,2月出口爲253.8億美元,較1月增1.2%,因爲去年適逢春節基期較低,所以年增率達到24.9%。累計1、2月出口爲504.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4%。

2月進口金額爲220.8億美元,較1月增加2.2%,同受基期的影響,年增44.7%,累計1、2月進口436.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3%。2月出超爲33億美元,較去年同月減17.5億美元,累計1、2出超67.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5.3%。

2月海關進出口表現亮眼,但是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表示,若沒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2月出口會更爲樂觀,原本財政部內部預估2月出口年增率會超過三成,但是最後僅爲253.8億美元,比原本預期減少15億到18億美元,也就是說疫情影響2月出口大約7.5到9個百分點。

進一步探討,2月每日平均出口值大約是12.7億美元,相較於去年的13.5億美元減少了6.3%。

主要出口貨品來看電子零組件出口93.8億美元,年增46.2%,其中積體電路印刷電路都超過四成、五成的年增率;但是相對而言,機械出口則受到大陸停工的影響,表現就相當不佳,前2月出口減幅更來到10.5%。

▲新冠肺炎在日韓、全球持續擴散。(圖/路透

亞洲來看,我國出口情形在亞洲四小龍之中表現仍是最佳,臺灣1、2月的出口成長率呈現6.4%的正成長;但是像是南韓新加坡香港到目前爲止都是負成長。

展望未來,美中貿易關係朝正向發展,加上5G、人工智慧的新興科技商機看好,廠商調升在臺灣的產能配置趨勢持續蔓延,仍能支撐我國出口;但是疫情在全球持續擴張,顯而易見還未舒緩,浙將衝擊全球經濟消費投資等各項活動

因此主計處已經向下修正了今年1、2季出口年增率預測值,財政部則認爲,3月是「無可避免」的負成長,年減率在2%到5%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