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間不敢就醫!老翁「攝護腺腫大10倍」2周沒尿尿...慘腎衰竭

攝護腺肥大會出現尿急一來就忍不住的問題,常常滲尿漏尿。(圖/記者簡仲豪攝)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一名70歲男性兩週無法順利解尿,因害怕新冠肺炎疫情身體不適也不願就醫,因攝護腺腫大,兩週無法順利解尿,忍不住纔到急診,醫師緊急插尿管引流約2,000cc的尿液,沒想到超音波檢查發現雙腎皆水腫,抽血發現腎衰竭。醫師指出,近日門診的確出現不少,疫情間強忍不適未就醫的民衆,再度回診時病情都惡化。

收治病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富順主治醫師指出,檢查發現該名老翁攝護腺腫大到正常大小的十倍大,抽血發現腎衰竭而緊急住院,後續施行第三代綠光雷射氣化切除術,術後體力逐漸恢復,膀胱訓練後恢復解尿功能腎臟功能也恢復大半,才免去洗腎風險

許富順進一步說明,男性年過50歲,攝護腺就會逐漸的肥大,除了造成排尿變慢、細小或是無法解尿外,也可能有刺激症狀,如急尿、頻尿夜尿多次現象

許富順說,攝護腺用藥未改善或發生尿急滲尿者,表示肥大情形嚴重,膀胱嚴重受攝護腺擠壓,導致壓力增加,長期下來,膀胱會發生纖維化的退化,即便後來接受攝護腺手術,膀胱退化也無法復原;此外,本身有慢性疾病者,隨着年紀增加,手術的風險也增高,因此要儘早處置。

但一般民衆知道手術可以根治攝護腺肥大問題,可是又擔心手術併發症,因而躊躇不決,導致病情惡化。到底哪些警訊患者必須要認真考慮手術呢?許富順也提出3大手術建議,包括「藥物治療後,小便細小困難並未改善」、「尿急一來就忍不住,常常滲尿漏尿」、「重度攝護腺肥大者,同時有糖尿病心臟病腎功能不佳」等慢性病

許富順強調,5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定期檢查攝護腺,如有肥大發生,應檢查癌症指數PSA,如需藥物治療則配合醫師,平日保健作息正常、不煙不酒、攝取含鋅食物規律性生活,則可以避免攝護腺肥大提早發生。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

過期的票券只能丟掉嗎?快來兌換東森幣復活你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