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的救星! 「溼敷療法」近100%成功治癒

▲透過溼敷療法皮膚紅疹狀況明顯改善。(圖/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下同)記者趙於婷綜合報導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一旦發病,父母最擔心的就是能否治癒?根據歐美研究統計,有大於90%患者接受溼敷療法後,近90~100%得到改善,紅疹消失、搔癢感也大幅降低。另外,臺灣最新研究,2歲前發病的嬰幼兒,約20%在發病後1年內緩解,50%在學齡前痊癒,70%患者在青春期痊癒,平均發病約4.2年,但是在長期接受治療纔有的治癒結果。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兒童皮膚門診賴柏如醫師指出,這幾年的研究顯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障壁」有顯著異常,更異常的是,在患者的正常皮膚中也有此現象,可見異位性皮膚炎不是因爲皮膚髮炎而造成屏障異常,而是因爲具有「異位性體質」的孩童全身皮膚的屏障功能嚴重受損,才造成皮膚髮炎。皮膚屏障就如同水泥牆,「皮膚屏障異常」是異位性皮膚炎最重要的機轉。賴柏如醫師表示,自從國外發表「溼敷療法」開始用於治療皮膚疾病以來,得到非常好的效果,這幾年來「溼敷療法」變成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新方法,尤其對於異常嚴重的患者,已經成爲不可取代的療法。▲皮膚屏障示意圖。賴柏如醫師也舉出病例,一名幾乎全身紅疹的八個月大的男嬰,自出生約兩個月起,皮膚就開始長紅疹,住院接受一天兩次「溼敷療法」,每次四小時的SPA,才三天,紅疹幾乎都消失,皮膚也變的非常光滑。除了異位性皮膚炎,乾癬、頑固型癢疹、慢性溼疹紅皮症等許多皮膚疾病都會造成皮膚屏障異常,所以皮膚科醫師不只是在急性期給予治療,現在也強調皮膚屏障的保養,「溼敷療法」不但適用於急性期的修復,同時在慢性期的皮膚維護也是扮演重要角色。賴柏如醫師提醒,病患每次都是在皮膚紅疹大爆發時才就醫治療,等到情況稍微改善,就不做任何皮膚保養,那痊癒的機率就會大幅降低,異位性皮膚炎要規律追蹤治療,根據不同的狀況給予量身定做的療法,徹底改變體質(皮)才能痊癒。▲男童定期接受溼敷療法,異位性皮膚炎狀況大幅改善。何謂溼敷療法:首先將患者浸泡於溫水中約15分鐘,稍微洗淨身體,接着用毛巾輕微擦拭,根據皮膚的嚴重度,塗抹不同比例乳液藥膏,接着將特別訂製的醫用束縛帶亦稍微浸泡溫水後擰乾,套在患者身上,將藥膏包覆住,最後在用乾的束縛帶再包一層,四小時候再將兩層束縛帶取下,一天施行兩次,依病況調整治療天數

溼敷療法治療的機轉包括:1.讓皮膚冷卻,使血管收縮,降低發炎,減少搔癢。2.溼潤皮膚,增加藥物吸收,加速皮膚屏障恢復。3.束縛帶可當成物理屏障,使患者無法直接搔抓皮膚,同時避免外在刺激物過敏原入侵。▲溼敷療法治療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