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議員:泰姬瑪哈陵是文化污點 穆斯林「叛徒」所建

泰姬瑪哈陵被廣泛認爲是「印度穆斯林文化建築」。(圖/記者洪聖壹攝,下同)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泰姬瑪哈陵是印度最知名的旅遊景點,每年吸引300萬左右的遊客到印度觀光,但執政的印度人民黨近年來獨尊印度教、打壓其他宗教,不但將泰姬瑪哈陵移出最新版的北方邦旅遊手冊外,該黨議員近日更語出驚人地表示,由信奉回教的穆斯林「叛徒」所興建的泰姬瑪哈陵是「印度文化的一個污點」,應除出印度歷史

據《福斯新聞》報導,印度人民黨議員索姆(Sangeet Som)15日公開發言表示,泰姬瑪哈陵由信奉伊斯蘭教蒙兀兒帝國皇帝沙賈汗(Shah Jahan)所建,但沙賈汗曾想消滅印度教徒,「如果這樣的人是印度歷史的一部分,會令人感到非常難過,因此我們會改變這個歷史」。他亦稱,由「叛徒」所興建的泰姬瑪哈陵在印度不應占有一席之地,不過他在發言上誤指沙賈汗囚禁其父親,實際上是沙賈汗遭兒子軟禁至死。

泰姬瑪哈陵所在的北方邦近日出版最新的官方旅遊手冊,裡頭已刪除泰姬瑪哈陵的相關資訊,來自印度人民黨的北方邦主席阿蒂亞納特(Yogi Adityanath)表示,應發給到訪的遊客印度宗教書《薄伽梵譚》,而非泰姬瑪哈陵複製品

索姆的言論當地引起極大迴響,人民黨黨員試圖與他分清界限秘書長帕塔克(Vijau Bahadur Pathak)表示,泰姬瑪哈陵是印度的榮耀,「索姆說的話只是他的個人觀點,和印度人民黨無關。」

泰姬瑪哈陵是沙賈汗在1632年爲了紀念已故的第二任妻子皇后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而建,動用了數千名工人耗時22年方建成,結合了印度建築和波斯建築的風格,被廣泛認爲是「印度穆斯林文化的建築」,也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