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記憶竟成稀有動物 臺灣水牛優先保種、命名

臺灣水牛悠閒放牧於草原。圖/農業部

水牛辛苦於田間工作,偶或在樹陰下休息,都讓人有穩定、安靜的信賴感,多數臺灣民衆小時候擁有的共同記憶。依據農業部112年底畜禽統計調查顯示,臺灣地區在養水牛頭數約1,800頭,和全盛時期在養量36萬餘頭,僅剩0.5%的數量,全臺目前也僅剩2戶飼養水牛,數量約百餘頭,臺灣水牛在臺灣快成了稀有動物。

就歷史觀察,臺灣飼養水牛已有300多年,是早期社會協助農耕的重要幫手,農業部畜產試驗所近年改採積極措施,致力於水牛保種、品種命名、試驗發展及產業推廣輔導等,以多元化方向開發價值,除了力求逐年提升水牛的飼養數量,更要讓具有經濟、社會及文化價值的水牛在臺灣能永續發展。

目前飼養最多的地區,是花蓮縣豐濱鄉磯崎部落。畜試所表示,東區分所是水牛的保種基地,除了保種任務,也投入水牛相關研究,確認環境適應力的優良水牛品種,並結合原民在地傳統文化、地方創生、資源整合、加工技術、人才培育、農副產品、食農教育等面向努力,期望能夠喚起年輕農民對水牛養殖的興趣。

畜試所亦指出,水牛肉營養組成具備低脂肪、低熱能、低膽固醇、高鐵質等特色,符合現代人的健康飲食要求,運用健康牛肉及文化意涵,結合區域產業發展,生產無污染、肉質佳的水牛肉,並導入花蓮在地食材。同時與豐濱鄉公所合作,整合推廣在地休閒觀光產業,另協助養牛農民向相關單位申請農機具、農水路修繕等補助,以減輕農民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