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前要「挖耳屎」? 醫揭恐怖後果...跟着做會後悔!

游泳前要挖耳屎才能預防感染?醫師提醒,小心發炎感染。(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夏天不少人喜歡到游泳池消暑,網路流傳游泳前要挖耳屎,才能預防感染。對此,醫師指出,這做法並不恰當,適度耳垢可阻擋異物跑進耳朵深處,如果清理不當,將耳垢往內塞游完泳泡水,耳朵容易發脹或聽不清楚,更要小心感染「游泳耳」,嚴重恐發炎流膿。

▲游泳時注意水質乾淨度,戴材質較軟的矽膠耳塞保護耳朵。(圖/翻攝PEXELS)

林麗慧進一步說明,游泳耳故名思意就是容易發生在游泳後,初期會發癢發脹,接着會有疼痛感,拉耳朵或張嘴時會不舒服,嚴重會長膿,甚至流出分泌物,若引發耳道阻塞,就會出現聽不清楚的情況

在治療上,建議先就醫清潔發炎物質,之後使用含抗發炎成份的耳滴劑,就可在家調養,如果發炎嚴重,局部治療效果不佳,就必須口服抗生素止痛藥

林麗慧提醒,想預防外耳炎,平時不要過度清潔耳朵,游泳時注意水質乾淨度,戴材質較軟的矽膠耳塞保護耳朵,同時要定期清潔與汰換,如果洗澡洗頭怕耳朵進水,可先用棉花衛生紙塞在耳道口,洗完再取出;若游泳後耳朵內如有積水,可先使用棉花或衛生紙塞在外耳道,耳朵朝地面方向,用重力方式,上下跳動排除積水。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