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9成患者罹腎臟病不自知 8大風險族羣要注意!

臺灣的腎臟病盛行率推估已逾12%,且有高達96%未察覺。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的腎臟病盛行率推估已逾12%,且有高達96%未察覺,臺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腎臟病往往會伴隨糖尿病、心衰竭等嚴重的健康問題,且每3位糖尿病患者,就有1位可能發生腎病變,若是中度腎臟病合併心衰竭,死亡風險更是常人的翻倍,提醒肥胖、糖尿病、65歲以上等8大類風險族羣應特別留意。

每年3月是世界腎臟日,今年則訂於3月14日,吳麥斯指出,臺灣的腎臟病盛行率推估已逾12%,相當於每8位成人就有一位發生腎臟病變,雖多數人是在前期階段,卻仍有高達96%未察覺。研究指出,環境和腎臟疾病間存在着相互影響的關係,外在環境的變遷容易增加罹患腎臟疾病的風險,而腎臟照護過程中所造成的廢棄物,卻是造成環境變遷的因子之一。

吳麥斯表示,腎臟無痛覺神經分佈,若血壓、血糖及血脂控制不佳,容易造成腎臟代謝負擔,形成長期間的高腎壓,進而引發腎臟功能下降,腎臟病往往會伴隨糖尿病、心衰竭等嚴重的健康問題,據統計,每3位糖尿病患者就有1位可能發生腎病變,如果中度腎臟病合併心衰竭,死亡風險更是常人的翻倍,及早掌握腎臟狀態,不僅能延緩個人共病發生,減少勞動力的損失,更能降低醫療資源的負擔與浪費。

吳麥斯理事長指出,臺灣腎臟病照護資源已相當充足,不過各階段仍存在未被解決的困難點,在前端篩檢上,腎功能問題需透過血液和尿液檢測得知,但因無定期篩檢習慣,有超過96%的腎臟病患者罹病不自知,特別肥胖、糖尿病、65歲以上、高血壓、亂吃藥、痛風、腎臟病家族病史、抽菸等8大高風險族羣。

吳麥斯表示,40歲以上民衆可善用政府免費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定期追蹤腎臟功能。即便罹患慢性腎臟病也不要擔心,很多民衆誤認確診就等同於終生洗腎,其實現在已有相當完善的治療資源,輕度患者只要及早發現、及早存腎本,都有機會延緩腎功能惡化,就算是中重度病程,透過正確且積極用藥,也能避免後續進入透析階段或死亡風險。

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國際腎臟基金聯盟於2006年聯合倡議,將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四定爲「世界腎臟日(World Kidney Day) 」。今年主題訂爲「促進公平獲得醫療照護與落實最佳用藥」,隨着醫療突破提供了預防或延緩腎臟疾病進程前所未有的機會,更應確保患者於全階段皆能獲得最完善的治療與照護,進而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且將有一系列衛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