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苑綺少外食、戒炸物仍罹癌 營養師揭關鍵:只做對一半

余苑綺少外食,也不吃油炸類的食物,卻仍罹患大腸癌,營養師點出關鍵原因表示,她只做對一半。(圖/[email protected]余苑綺 Chichi)

余天和李亞萍二女兒余苑綺前年10月生完第二胎後,檢查直腸癌復發,歷經30次化療與多次手術。而余苑綺日前上節目透露,自認是個健康女孩,對飲食相當節制,因此從未想過自己會罹癌,對此,營養師劉怡裡點出關鍵原因,她只做對一半,想要預防大腸癌須同時注意飲食與生活習慣

余苑綺在節目《醫定要知道》上透露,她自認是個健康女孩,平時有運動的習慣,不抽菸也不喝酒,飲食方面既不挑食,也不吃油炸食物,甚至連外食都很少吃。可以說是全家人中生活習慣最健康的人,但也因爲如此,起初她出現拉肚子和血便症狀時,完全沒有聯想到自己會跟癌症扯上關係,症狀出現約1個月纔去醫院檢查。

劉怡裡聽完後指出關鍵「她的健康飲食只對一半」,多數養生的人都會做到不吃燒烤、不吃油炸物和少吃外食,但在營養調查裡面發現,這類型的人其實有很多都營養不均衡,就是好的東西沒有進來,而所謂的好東西則是指「膳食纖維」。

劉怡裡表示,人每天都會吃東西,因此需要天天排便。而現今有許多人愛吃精緻、含糖的東西,吃太多恐讓腸道菌相改變,簡單來說就是,腸道之中的壞菌增加、好菌減少,這時候就會影響到排便。

劉怡裡也分享「癌症基金會統計數據」,一週4天沒排便的人與每天排便的人相比,其大腸瘜肉發生率將高出2.5倍,並統計出罹患大腸瘜肉的5大高危險族羣,其中第一名是軟體工程師,接着依序是行銷企劃人員公務人員醫護人員以及營建人員。

劉怡裡解釋,除了飲食習慣會影響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生活習慣其實也是重要關鍵,上述的五個高危險族羣,其實常常久坐不動,因此想要預防大腸癌,必須兩者都要注意,並增加好習慣、減少壞習慣

根據衛生署資料指出,青少年成年人每日應攝取25克以上的膳食纖維,而兒童的每日攝取量則是年齡加5。並指出,其實許多食物的富含膳食纖維,其中包括燕麥片馬鈴薯番薯菠菜鷹嘴豆黃豆紅豆冬菇蘑菇雪耳西柚芝麻杏仁腰果以及花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