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點女王 草間彌生旋風

「無限鏡屋」是一個六角形鏡像環境,造成迷幻的視覺效果。(圖片來源/紐約時報、講義雜誌提供)

說起草間彌生,你想到的是密密麻麻的圓點,還是一顆巨大的南瓜呢?

一九五七年,草間彌生從日本長野縣本市移居到紐約,但在藝術界備受冷落。如今,她以鏡子創作的藝術裝置「無限鏡屋」,在世界各地已有不下十八個版本展出。而在二○二○年,紐約植物園波士頓當代藝術學院柏林格羅佩斯博物館……等多家重要藝術機構,皆向九十一歲的她提出展出邀約,並完成草間彌生全球三大特展

有人將「草間彌生旋風」歸功於IG 世代,年輕人喜歡打卡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往往不厭其煩在美術館排隊,等待與草間彌生的作品合照,然後上傳網路。也有人說,草間彌生以亞洲女性身分獨自前往美國,又公開了自己與心中惡魔抗爭(她現在住在東京精神療養院),這樣的個人故事在對身分政治移民心理健康高度敏感的時代引起強烈共鳴。

無論草間彌生大受歡迎的原因爲何,她的的確確吸引了一羣天真爛漫的藝術愛好者,博物館期待她的作品能夠引發大衆對更多藝術品興趣。在世界各地經營藝廊卓納指出,自從他們開始展出草間彌生的作品後,參觀民衆變得更加多元,也更加年輕。他直言,草間彌生的作品展不是藝術界精英聚會,而是對各種文化深感興趣的民衆齊聚一堂

草間彌生永遠穿着與她作品匹配的服裝,流露出可愛又讓人產生共鳴的怪異感,在年輕世代的眼中,她的作品無疑是視覺糖果─充滿活力,頑皮,又平易近人。卓納說,草間彌生的作品讓人感到快樂,民衆耐心排隊,正是爲了感受這種體驗

本文作者:呂玉嬋節譯

《講義雜誌 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