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場景裡用餐!香港廟街大分量「臘腸滑雞煲仔飯」

文、圖/不羈

香港美食除了以燒臘魚蛋飲茶港點等有名外,煲仔飯也頗負盛名。廟街就有許多間煲仔飯相當出名,尤以「興記煲仔飯」最爲人所知。這條街因爲電影《廟街十二少》而大大出名,不少旅客來香港一定會來走走逛逛。在廟街遊走之後,肚子餓了不妨就來這享用晚餐,感受電影中場景氛圍吧!

因爲興記煲仔飯的生意太好了,在廟街附近有四間分店,加上總店就共有五間,這次去的是總店,總店附近有一間「四季煲仔飯」生意也很好,門外亦有許多人在排隊

靠近油麻地鐵站的興記煲仔飯不僅價格平易近人,且其煲仔飯都以炭爐製作,因此相當受到港人遊客的青睞。

1980年剛開張時只有4種煲仔飯,現在菜單上已有多達42種口味可供饕客選擇。

店內就是很典型的香港飯館,狹窄的空間裡擺了許多桌子,人多到都快坐不下這樣,所以就沒多照囉。不過感覺有不少港人會來這吃東西,因爲許多桌的顧客都操着粵語聊天

坐下後就開始點菜了,煲仔飯的選擇真的太多,琳瑯滿目時間還真不知道要選什麼,最後選了許多網友推薦的「臘腸滑雞煲仔飯」,友人則點「牛腩煲仔飯」。

此外,看到很多桌桌上都有一盤「煎蠔餅」,便點了盤小的囉。而不羈喜歡炒海瓜子,所以看到菜單上「鼓汁炒蜆」的照片感覺很像類似的食物,就也來一份。

上菜的時間不算慢,一會兒的時間,煎蠔餅(小份30港幣)就送上了,不羈不太吃牡蠣、蠔這類的海鮮,只吃了點皮,覺得有點油膩@@。

這煎蠔餅感覺是半煎炸的方式料理而成,只是裹着蔥、韭菜和蠔的麪皮有點厚重,不羈比較喜歡臺灣的蚵仔煎。不過可以接受有些油膩的友人覺得蠔還蠻新鮮的,不錯啦,就每個人口味不同囉。

感覺熱炒這類的菜都比較快上,煎蠔餅上菜之後,一盤50港幣的「鼓汁炒蜆」也上桌了。用大火快炒的蜆,加入鼓汁後變得黑黑的,不過不減美味,除了有醬油味道外,還保有蜆的鮮味,是頗下飯的一道料理。然而如果硬是要和臺灣的炒海瓜子比的話,不羈覺得有着九層塔提香的炒海瓜子勝出。

煲仔飯終於上桌了,店員把以陶鍋裝載的煲仔飯送到桌上時,會一併留下陶鍋上的蓋子,這是要讓熱氣悶在鍋裡,讓飯保溫。此外,一打開鍋子,飯是白的,相當單調無味,這時候要把店家擺放在桌上的煲仔飯鼓油加進自己喜好的份量,並用蓋子悶一下,讓香氣散發出來。

步驟蠻重要的喔,沒有把鼓汁加入煲仔飯中悶的話,單吃原本送上的煲仔飯,會相當沒有味道。

這是不羈點的「臘腸滑雞煲仔飯」(34港幣,約臺幣136元),淋上醬油後悶一下就是這樣,看起來相當美味!

煲仔飯的飯是長米,吃起來有點硬硬的,且飯量頗大。與一整鍋飯相比之下,滑雞和臘腸份量就少了,不過這滑雞相當軟嫩,像雞腿肉,配着因爲鼓汁醬油而香氣大增的米飯一口吃下,還蠻滿足的!此外,臘腸有點酒味,甜甜鹹鹹的,也不錯吃。

友人說這根本就是黯然銷魂飯阿~哈,不羈覺得有點太誇張了啦,但還不錯吃囉。

最後是友人點的「牛腩煲仔飯」,一份58港幣(約臺幣232元),這也是淋過鼓汁後悶一下的模樣

牛腩帶有一點肥肉,吃起來肥肉比例適中,且牛肉香氣頗濃,咬起來軟嫩一點都不柴,也不錯吃。

來張杯盤狼藉的大合照,可以看得出煎蠔餅真的很油喔!吸油紙上都是油。

總的來說,煲仔飯淋上醬油汁後香氣變得濃烈,能引發食慾,也讓味道增色不少,而不羈吃到的主食嫩雞、臘腸與牛腩水準也不差。

旺角、廟街附近遊走的時候,可以來吃上一吃,不過份量不小,想要淺嘗即止的朋友可以兩個人吃一份囉。

※相關資訊興記煲仔飯地址:香港九龍油麻地廟街14、15、19、21號(油麻地地鐵C出口附近);九龍油麻地鴨打街48號。營業時間:17:30-24:00。

想看更多不羈的自助旅行經驗歡迎加入不羈粉絲團和不羈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