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鍋煙霧中看展 留德藝術家用「美食」繪畫推展文化

記者李依琳綜合報導

邊欣賞畫作還能邊吃火鍋德國最近有這麼一場特別的展覽,臺灣藝術謝璨羽與另外3位藝術家將一般人最感興趣又容易有共鳴的「美食」與繪畫結合,吸引德國民衆之餘,也希望藉此讓他們更認識東方文化。謝璨羽說,「手上有很好的文化,如果不吸引人…那也只能埋在土裡變成歷史。藝術就是讓文化推展出去最好的誘餌。」

這場名爲「藝不擇食」的展覽由萊茵論壇主辦,在火鍋店鮮入唯煮」舉行,從5月底一直到7月中旬,將近兩個月。謝璨羽、黃子霆、王喆及朱苾夢4人輪流在週末到店裡與民衆互動。

▲一位韓國觀衆正在拍黃子霆的作品。(圖/謝璨羽提供)

丸子可以說是火鍋最常見的食材,黃子霆多幅作品就以此爲主題,遠看像一羣擬人化的可愛丸子,但近看它們竟然有着恐怖鬼臉,這種反差讓觀賞者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說「再也不敢吃丸子了」,但也有人說「因爲這些表情,讓我把丸子下鍋也不心疼」。

▲正在爲德國人講解王喆的藝術作品。(圖/謝璨羽提供)

喜歡以反差極大的圖像融合到作品裡的王喆,則創作了一幅小朋友蜂蜜的畫,蜂蜜是塗在藍波刀上,小朋友另一隻手是米奇的手,但卻比中指。觀賞者看到如此強烈的對比,會有一種不平衡、難受的感覺,這也正是作者給觀賞者通向藝術的線頭,希望吸引他們嘗試去「弄懂」。

▲一位觀衆看着朱苾夢的作品沉思。(圖/謝璨羽提供)

而朱苾夢一幅以褐色爲底的畫,充滿多個四方形物體,遠看並看不太出來是什麼,但近看,看久了之後,不少人便覺得是五花肉東坡肉等,也有人認爲是紅燒豆腐。觀賞者透過視覺,進而思考,最後作出解讀,這便是作者希望帶來的效果

▲兩位美女爲謝璨羽的作品加持。(圖/謝璨羽提供)

另外,擅長以墨斗創作的謝璨羽再次以粗細線條營造畫面結構,更加入顏色讓渲染柔和的底色與剛硬的線條形成對比,讓作品被兩個元素的相異性產生排擠的對比。

乍看之下,謝璨羽的作品似乎與食物無關,但其實他只是以自己的方式來詮釋主題。謝璨羽說,在火鍋店辦展覽有很多限制,例如主題、畫作擺設等,他曾經思考,是否因爲「藝不擇食」而找全部都跟食物有關的畫作,但他希望觀衆不要設限,不要先去想展覽會出現什麼作品。

不僅是藝術家,同時擁有魔術師資格的謝璨羽,重視展覽或表演給觀衆的驚訝程度,「我不希望大家看到主題,就認爲這是一個食物的藝術展覽,我更想大家去看每一件作品,跟展覽帶給他的未知性。」

▲▼展覽在火鍋店舉行,看起來十分有趣,藝術家們希望藉此吸引民衆來觀賞、討論作品。(圖/謝璨羽提供)

他補充道,就像這個展覽,觀賞者可以看到吃的藝術,可以猜測畫中的可能是一種食物,也可以看到跟吃沒有關係的藝術創作。「好像火鍋,可以加進任何你想加進去的食材,每個食材不一定每個人都能接受,甚至你根本不知道這個食材是甚麼,但因爲在一個鍋子裡,你多多少少會吸收到不一樣的食材,你可以自己再去選擇你要的食材等等。」

▲仔細看宣傳海報,就如謝璨羽所說的,這次展覽並非侷限在食物。右上爲黃子霆的黑白灰作品《沐》,右下爲王喆以彩色圓珠筆黑色馬克筆的線條所展現的天使惡魔或。(圖/謝璨羽提供)

謝璨羽表示,美食是一般人最感興趣又容易有共鳴的,這次藉由展覽讓德國民衆間接認識亞洲美食,也因爲與繪畫結合,增加他們對東方文化的瞭解。「一位德國人告訴我,他沒想過能在看展覽後吃飯,讓人跟作品都沉浸在霧濛濛中。」

還有個景象讓謝璨羽覺得很深刻,就是觀賞者吃火鍋冒着汗,邊吃邊與他們聊德國文化,「甚至有一位老太太跟我說,如果德國美術館也辦這樣的活動,我一定帶全家人都去參加。」謝璨羽指出,教授曾經說過「手上有很好的文化,如果不吸引人,那也只能埋在土裡變成歷史」,而藝術就是讓文化推展出去最好的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