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蘭亭盛會榮景 華梵大學邀請88位資深書法家接力揮毫

臺灣文聯臺灣書法協會書法家至華大學參加蘭亭雅集春季筆會活動。(華梵大學提供)

88位資深書法家以接力揮毫方式書寫蘭亭集序》。(華梵大學提供)

資深書法家接力完成作品。(華梵大學提供)

華梵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黃智陽教授(右一)與其他書法家共同揮。(華梵大學提供)

農曆3月初3日是蘭亭書法節,也是「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誕生1668年的重要日子,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特別於當天攜手臺灣文聯臺灣書法家協會,共同舉辦「蘭亭雅集春季筆會」活動,88名資深書法名家與華梵大學師生在十餘米長的宣紙上接力揮毫,交流書藝現場並有古琴演奏與蘭亭序吟唱,配合精緻茶席文人雅士一起重溫千年蘭亭經典,爲發揚「新六藝文化下了最好註腳。

琴棋書畫中華文化的藝術精粹,華梵大學將琴棋書畫加上花藝茶道合稱「新六藝」,並分別開設通識課程規定每名學生畢業前必須修讀其中二藝,成爲全國大學中獨一無二的人文特色。配合《蘭亭集序》爲東晉永和9年3月初3日,王羲之等42位名人雅士修褉蘭亭,吟詩揮毫,妙筆寫就而成,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特地選在3月初3日(國曆4月14日)午後邀請資深書法家上山,在雲霧繚繞、綿綿細雨的氛圍中接力合寫《蘭亭集序》,意義非凡。

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於活動開幕致詞時表示,《蘭亭集序》於1668年前的此日誕生,又有88位名家來到華梵,一連串吉祥數字象徵好兆頭,歡迎大家一起加入華梵新六藝的行列。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書畫名家黃智陽教授也說,今日的文人筆會充分體現蘭亭序中「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的意境,也是紀念與傳承此一歷史盛會的最好方式,更讓華梵大學師生感受到書法藝術之美。

活動先由黃智陽院長在國際會議廳主持「蘭亭序賞析創作專題講座,隨後轉至美術文創學系教室,展開陣勢龐大的接力揮毫活動,88位資深書法家,包括沈榮槐陳嘉子鄭錦章等人,與華梵師生分成三批,在長桌上以接力方式書寫蘭亭序,宣紙寫完一面再拉開繼續寫,共同完成324字的《蘭亭集序》,加上青年琴人蕭凱中悠揚的古琴樂音伴奏,與新北市灘音吟社的雋永吟唱,現場氣氛溫馨熱絡,充分展現集體創作的藝術正能量

華梵大學表示,此次春季文人筆會的作品冊頁將妥善收存,爲臺灣書法界重要的蘭亭雅集活動留下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