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店食材抽驗「生菜沙拉」首納入! 2成大腸桿菌羣超標

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今(10)日舉辦「食品安全檢討會議」。(圖/記者嚴雲岑攝,下同)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食藥署公佈近3年全早餐專案分析結果,肉加工品合格率雖達100%,蛋品、即食熟食合格率也超過97%,但生菜沙拉卻有20%不合格。食藥署表示,生菜沙拉抽驗違規者,多爲衛生指標大腸桿菌羣超標,可能與食材保存、人員衛生等缺失有關,已着手輔導改善。

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今(10)日舉辦「食品安全檢討會議」,由衛福部食藥署報告「早餐業者衛生管理現況與檢討」。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主任魏任廷表示,食藥署歷年專案稽查,皆抽驗肉加工品、蛋品等項目,去年首度加入飲料,今年更把生菜沙拉一併納入。

魏任廷提到,肉加工品主要稽查項目爲防腐劑亞硝酸鹽添加物,蛋品則是稽查是否違法添加動物用藥。飲料與生菜沙拉,主要檢驗衛生指標大腸桿菌羣指數,一旦查獲違規,屆期又未改善,將可依《食安法》第17條,處3萬至300萬罰鍰。

▲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主任魏任廷說明稽查結果。(圖/記者嚴雲岑攝)

大腸桿菌羣爲食品良好衛生準則(GHP)重要指標,會隨着儲存空間溫度影響,若未做好管理,每15分鐘數量就會增加1倍。近3年早餐專案GHP稽查,初合格率爲78.4%,違規項目以食品從業人員未辦理健康檢查爲大宗,複驗結果除2家已歇業無法複查,其餘業者皆已改善。

魏任廷表示,早餐業者中,非連鎖店佔6成,9成5規模都在5人以下,規模小、流動性大,管理上有一定難度。除了地方衛生局自主稽查外,食藥署每年也會以專案稽查方式,抽驗200至500家業者,爲國人食安把關。

民衆也可從食安資訊百貨專櫃的「食品優良」資訊地圖,透過衛生定位方式,選擇「優」或「良」級業者,做爲外出用餐選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