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凱旋門前思歷史 走進盧浮宮賞繪畫

中國·唐古拉山

在唐古拉山口,遇見從成都一路騎車到拉薩的騎友們。這一路是信念的堅持,也是對身體挑戰。有人因爲紫外線脫皮了,不得不把自己裹個嚴實。雖然他們看上去都有點疲憊了,但一提到布達拉宮,他們似乎活過來,兩眼放光。還要騎車多少天才能到達?他們都沒具體算,只說“不管多久,都要挺下去”。願他們如願,平安。(廣州市民小姐/文圖)

日本·京都

在日本京都,隨處可見和服女人身影,清水寺旁尤其多。不少遊客貪玩,也會自己租一套穿着逛街。(廣州市民 何小姐/文圖)

緬甸·茵萊湖

可愛的孩子們,臉上塗的是特納卡,這是緬甸特有的民間防曬霜,從大人小孩都愛塗,是用黃香楝樹製成的,中文直譯是“涼粉”。(廣州市民 黃小姐/文圖)

意大利·羅馬

同樣是飆摩托車,一邊是憨厚可愛的墨鏡大叔,一邊是金髮拉風的墨鏡女郎,老少兩種文化和諧共存。仔細觀察的話,古羅馬街頭處處可見有趣的街景。(廣州市民 韋小姐/文圖)

法國巴黎、意大利米蘭、日本京都……表面上它們是現代大都會,但卻有抹不去的古樸和懷舊。作爲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盧浮宮古典繪畫雕刻展示了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凱旋門的雄偉見證了法國幾百年的歷史;作爲世界建築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蹟,米蘭大教堂是米蘭的精神象徵和標誌;而長年的歷史積澱,也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蹟……一座城有一座城的歷史,一座城也有一座城獨特的人文氣息

旅遊內涵不僅是美景,還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蘊。今天的環球遊記,我們再次展示各地的人文。如果帶着人文的眼光去旅遊,把視野引向古風遺韻,定能收穫不一樣的心靈感悟。

專題策劃:新快報記者 林波 陳琦鈿 ■專題統籌:新快報記者 馮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