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聰憶當年⋯觀光局業務暴增10倍!笑嘆「只有員額維持百人」

▲去年來臺國際旅客約1100萬人。(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李宜秦臺北報導

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15日上任,今日舉行布達典禮。張錫聰回憶民國72年剛踏入觀光局,當時光景與現在可說是天壤之別,國際旅客數量增10倍、旅宿業增6倍,然而他苦笑,「只有員額一樣維持100多人」,他也表示,從未想過能做到局長的位置,直言由他內升必然可以對觀光局同仁有所鼓舞。

張錫聰於民國72年12月1日起進入觀光局服務,至今已近37年,他表示,自己其實是念法律的,原本法院工作,某天因緣際會下得知交通部有觀光局這個單位,因此來到這裡服務。

張錫聰表示,最初在觀光局從基層辦事員做起,負責施政計劃報告、觀光計劃等,全局政策計劃都會經過他的單位,也讓他發現有許多有趣又多元的業務

▲觀光局長張錫聰。(圖/記者李宜秦攝)

張錫聰表示,當年觀光不是很有名氣的單位,從基層做起的他,今天也升任局長,他直言,「以前從未想過能做到局長,交通部長林佳龍選擇內升,而非像以往外派局長,對於觀光局同仁有很大激勵作用」,並表示,不管是什麼職位,只要好好的做、踏實的做,某天也可能做到局長的位置。

張錫聰回憶,民國72年第一次踏入觀光局大樓,當時的觀光景況與現在可說是天壤之別,外國旅客只有145萬人,也僅主管1個國家風景管理處、200多家旅行社、國際觀光旅館,其餘觀光單位均由政府或直轄政府主管。

如今國際旅客達1100萬、出國國人1700萬人,管理的旅行業約3900家、旅館業3500家、民宿業9000家、觀光遊樂業25家、國家風管處13個。業務與當年相比,外國客增近10倍、旅宿業增6倍,還多了觀光遊樂業與風管處。

全國各地夜市深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位處萬華華西街觀光夜市幾乎不見遊客。(圖/記者李毓康攝)

張錫聰表示,雖然業務量大增,觀光局員額仍與當年相同,僅約100多人,導致同仁都分身乏術,只能以臨時編制接應,且當年業務單純,不像現在相當複雜,還需處理補助計劃等,他直言,接下局長的重任如履薄冰,挑戰度很高。

另外,觀光局去年通過2030觀光政策白皮書,今年卻碰到新冠肺炎衝擊,導致政策停擺,近期紓困終於進入尾聲,開始活絡國旅,下階段還需推動國際旅客來臺,觀光局將有許多重要業務,如組織變革、打造景區亮點旅遊年整備、數位化發展智慧觀光體驗等,盼中央地方一條心,團結合作發展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