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旅遊搭子,要麼去淄博打卡了,要麼去博物館探險了

對於打工人而言,雖然暑假早已是不切實際的夢,但每到6月,旅遊的心仍會不由地躁動起來。

憑藉“烤爐+小餅+蘸料”燒烤三件套走紅的淄博燒烤,讓淄博這座小城流量爆棚,甚至一“串”難求。

而相較於打卡火爆的網紅景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新的目的地——博物館,既能在一天之內見證千年的文明軌跡,也能寓教於樂,休閒身心。

湖南博物館,就是典雅與趣味相結合的典範。

也許在你的印象裡,博物館裡陳列的或許是輕盈精緻的素紗襌衣,或許是神秘高貴的辛追夫人。

但實際上,博物館裡可能還會有翹起雙腳的石頭小人。

△來源:圖蟲

此外,你還可能看到不走尋常路的面紋方鼎。

△來源:圖蟲

如果沒有事先告訴你它是文物,你會不會以爲,它能憑藉這張凶神惡煞又不失搞怪滑稽的臉,入圍每年的“醜東西”大賽?

再配上簡單幾個文字,一張新鮮熱乎的表情包就出爐了:

實際上,這些看起來千奇百怪的展品,都是當時社會面貌的濃縮。

作爲中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湖南博物館的藏品達18萬餘件。

透過這些藏品,我們可以穿越古今,那些本以爲遙遠的人、事、物,也許離我們很近。

驚喜的是,就算不去淄博趕“烤”,在湖南博物館,也能一睹漢代燒烤美食的流行程度。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常以燒烤鹿肝生肚下酒”。不僅如此,西漢昭帝還舉辦過“燒烤節”。

在湖南博物館裡展示的西漢時期燒烤用具鴞足銅烤爐,就是用豬的形象設計的,佐證了西漢已經開始流行吃烤乳豬。

而湖南博物館陳列的漢代壁畫,則展示了西漢人圍着烤爐吃燒烤的畫面。

△西漢燒烤 |來源:紀錄片《我從漢朝來》

但西漢文明對現代美食的貢獻還遠不止於此。

你可能想象不到,人們烹飪一日三餐的重要陣地——廚房,發源於西漢時期。甚至在當時,就已經有了五宮格火鍋和高壓鍋。

令人驚訝的是,這裡還收藏着中國最早的菜譜,記錄了牛肉脯、臘肉等許多當下網紅小吃的做法。

不得不說,西漢人是會吃的。

除了飲食,在養生上,西漢人也不遑多讓。不僅有最早的經絡專著和醫學著作,甚至還有《時代在召喚》的全套動作雛形——最早的廣播體操《引導圖》。

沒想到,雖然西漢距今已經有兩千年,但那一時期的文明產物,仍在持續深遠地影響着我們。

在湖南博物館,你甚至可以欣賞到當時的女性是怎樣化身美妝大師的,也不禁感嘆當時的人們是如何仰望星空,進一步探索人與宇宙的關係。

爲了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到“今月曾經照古人”的魅力,本站新聞聯合新華網、中國建設銀行推出了創意視頻——

△再見今日|不做NPC,總有人“惠懂你”

最偉大的英雄主義,就是看透生命的實質,但依然熱愛它,併爲它奔跑。在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上,現代人與兩千年前的古人,其實是一樣的。

或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感受:日曆雖然在翻頁,但好像每天都是對前一日的重複與循環,沒有起伏與新意,也感受不到希望的痕跡。

不過,在溫暖與支持中,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卻可以再起波瀾——

創業者重整旗鼓,收拾行囊,開啓新的創業之旅;寶媽在家庭和工作中重新找到了平衡點,重煥活力;感嘆時光飛逝的中年人拾起當年的夢想,開了一家夢寐以求的小店……

△來源:圖蟲

爲了助力每個普通人燃起希望,中國建設銀行推出“惠懂你”一體化生態型綜合服務平臺,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幫助他們解決融資難問題。

在新時代背景下,草根創新創業,將成爲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不熄引擎。融資難,一直是小微企業創新創業路上的瓶頸。

目前大多數的小微企業對於銀行種類繁多的信貸產品缺乏瞭解,且大型銀行通常無法提供滿足其貸款需求“短、頻、急”特點的信貸產品,以致小微企業常常面臨“申貸無門”的窘境。

“建行惠懂你”APP,對小微企業內外部數據進行互聯與整合,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全流程網絡化、移動化、自助化操作。

通過數據整合、在線審批,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通過手機移動端操作,實時線上獲得貸款審批額度,真正做到隨時隨地申請、支用和還款。